Toggle navigation
最新消息
線上論壇
考古題
常見問題
帳號申請
忘記密碼
題庫分類
公職考試
鐵路特考
高普考
初等五等
地方特考(三、四等)
一般/警察特考
司法特考
移民特考
關務特考
民航特考
調查局
海巡特考
稅務特考/國稅局約僱人員
身障特考
外交特考
機關就業
經濟部國營事業聯合招考
臺鐵公司
捷運公司
台電新進雇員
自來水公司評價人員
中油公司
中鋼公司
中華郵政
中華電信
臺灣菸酒
臺灣港務
臺鐵營運人員
農會
漁會
農田水利
環保局清潔隊員、稽查員
公路監理
台糖
臺北自來水
經濟部工業局
公幼教保人員
證券類
證券商業務員
證券商高級業務員
期貨商業務員
投信投顧業務員
企業內部控制
股務人員
票券商業務員
證券分析師
金融市場常識與職業道德
債券人員
銀行類
NEW!!! 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資格測驗
金融人員基礎學科測驗(FIT)
金融科技力知識證照
理財規劃人員證照
信託業務人員證照
銀行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證照(一般金融)
初階授信人員證照
初階外匯人員證照
銀行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證照(消費金融)
公民銀行招考(一般金融組)
公民銀行招考(共同科目)
公民銀行招考(儲備人員)
公民銀行招考(工員)
證照類
導遊領隊人員
不動產經紀人
地政士
消防設備人員
門市服務丙級技術士
保險類
投資型保險業務員
人身保險代理人
財產保險經紀人
財會類
記帳士
會計事務技術士乙級
中小企財務人員
會計事務技術士丙級
國貿類
國貿業務技術士乙級
國貿大會考
國貿業務技術士丙級
專責報關人員
兩岸暨東協經貿商務人才
升學考試
警專正期班
四技二專
升大分科測驗
模擬考試
警專正期班第36期線上模擬考試(完整版)
警專考試能力測驗分析
軍事考試
軍事考試
地方特考(三、四等) » ☆考前最後衝刺☆ 歷屆試題隨機成卷,打破備考慣性 » 試題 » 國文(三、四等) » (收錄99年~110年歷屆試題,每次隨機抽取50題)
單選題
每題2分
1. 下列文句畫底線處的成語運用,正確的選項是: (100年三等考題)
(A)有關解決公務難題的要訣,同事間應該私相授受,以免機密外洩
(B)他明白時間如江河日下般一去不返,因此特別認真,並把握各種機會
(C)他常隱身幕後為人捉刀,所以你可能沒聽過他的名字,卻讀過他的文章
(D)走了一個多小時,我們終於抵達溪水上游的瀑布,欣賞到巧奪天工的自然美景。
2. 古人曾以「此其遺風餘澤,沾馥後人者特非一日」(《宣和書譜.張彥遠》)說明前人對後世的影響,下列選項與此言最相近的選項是? (105年四等考題)
(A)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後人尚之如此,況仁人莊士之遺風餘思,被於來世者,如何哉
(B)京口常為江南必爭之地,其人以智詐勇力擅名於時,而古人之遺風餘教無聞焉,何也
(C)如或當身之政,遺風餘烈不及後嗣,雖樹親戚,而成國之制不建,使夫後世獨任智力以安大業
(D)浩撤其祠屋,投其像水中。強宗黠吏屏,莫敢犯者。郡中大治。乃繕葺堯帝祠,作擊壤遺風亭。
3. 「張潮說『胸懷丘壑,城市無異山林;興寄煙霞,閻浮有如蓬島』時,他所強調的,也無非就是一份生活上的藝術與閒情。閻浮為佛家語,指的是塵世、人間的意思。語云:『大隱隱朝市,小隱隱山林』──在種種惱人與充滿誘惑的環境中,猶能不受影響,甘之如飴,恬淡自持的人,非『大』而何?至於山林軼居之輩,潛隱避世,當然只好以『小』稱之了。」
下列選項,何者最符合本段文字的主旨? (109年四等考題)
(A)說明軼居山林、潛隱避世只是小隱
(B)能恬淡自持的人,才是真正的大隱
(C)隱居山林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閒情
(D)人應超越環境之上,作自我的主宰。
4. 「『痛苦』和『快樂』其實一牆之隔,他們是一對孿生兄弟。譬如一位嗜好閱讀或聽音樂的人,弄到後來,愛閱讀的人總想再往前跨一步,也能成為作家;愛樂者也一樣,總有一天,他渴望自己成為小提琴家、鋼琴家、聲樂家或者指揮家,而這跨越的一步,就會碰觸痛苦。所以嗜好還是止於做一位玩票者,對名和利推得愈遠愈好。」下列選項,何者最接近上文旨意? (107年三等考題)
(A)心無罣礙,得大自在
(B)保持距離,以免沉溺
(C)美感體驗,遠香近臭
(D)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5. 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問一言輒酬數百,責其指歸,或無要會。鄴下諺云:『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此段文意以下列成語形容,何者最恰當? (105年三等考題)
(A)長篇累牘
(B)一字千金
(C)融會貫通
(D)騎驢覓驢。
6. 南頓張助於田中種禾,見李核,欲持去,顧見空桑,中有土,因植種,以餘漿溉灌。後人見桑中反復生李,轉相告語。有病目痛者,息陰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謝以一豚。」目痛小疾,亦行自愈。眾犬吠聲,盲者得視,遠近翕赫,其下車騎常數千百,酒肉滂沱。間一歲餘,張助遠出來還,見之,驚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種耳。」因就斫之。(干寶《搜神記》)根據上文,下列選項何者最符合文意? (108年三等考題)
(A)李君有靈,果真治癒目痛者眼疾
(B)李樹四周,眾犬圍繞,吠聲四起
(C)張助種植李樹原是無心插柳之舉
(D)張助見眾人膜拜,刻意保護李樹。
7.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於世而後死。死三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挂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傳杜太守事者,仿佛晉武都守李仲文、廣州守馮孝將兒女事。予稍為更而演之。至於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漢睢陽王收拷談生也。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邪?(湯顯祖《牡丹亭記.題辭》)根據上文,下列不符合作者撰文旨意的選項是: (105年三等考題)
(A)文中讚揚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情愛至深,甚至可超越生死界限
(B)活著不能為情而死,死了不能為情復生,都不算愛到最高點
(C)認同世人以常理推斷,以為死而復生之事是荒誕不經的說法
相
(D)認為薦枕成親、挂冠為密是受限於傳統男女結合的膚淺看法。
8.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愚者愛惜費,但為後世嗤。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古詩十九首 ‧ 生年不滿百〉)與本詩意涵最為接近的是下列那一選項? (103年四等考題)
(A)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B)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
(C)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時。努力崇明德,皓首以為期
(D)三人成市虎,浸漬解膠漆。生存多所慮,長寢萬事畢。
9. 子輿與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輿曰:「子桑殆病矣!」裹飯而往食之。至子桑之門,則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有不任其聲而趨舉其詩焉。子輿入,曰:「子之歌詩,何故若是?」曰:「吾思夫使我至此極者而弗得也。父母豈欲吾貧哉?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天地豈私貧我哉?求其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極者,命也夫!」(《莊子.大宗師》)根據文意,子輿前去探訪子桑的主要原因是: (108年四等考題)
(A)因久雨不停,擔心子桑住處淹水
(B)聽聞子桑罹患重病,故前往探視
(C)深知子桑的處境,憂心因雨困乏
(D)已訂下十日之會,依約至子桑家。
10. 下列文句中成語的使用,何者正確? (103年三等考題)
(A)考試前應做好萬全的準備,以免發生什麼「三長兩短」
(B)當結果公布的那一刻,竟「出乎意料」的出現了我的名字
(C)等待結果的時刻十分難熬,「緩不濟急」想知道答案
(D)應考時看到考卷上的題目真是令人「蠢蠢欲動」的想作答。
11. 「成功的藝術品不僅具有歷史性,同時也具有開放性。它隨著時代,隨著讀者觀眾而不斷更新,不斷展示出新的意味。」
下列選項,何者最接近本文意旨? (109年四等考題)
(A)放寬觀眾詮釋空間的限制能提高藝術品的水準
(B)年代久遠的藝術品價高的原因在於累積新意味
(C)成功的藝術品不斷在觀眾的閱讀中展現新生命
(D)開放性與歷史性對藝術品的成功與否缺一不可。
12. 「接近溪谷時,大哥停了下來,指著地面乾枯的樹枝說:『這是熊爬樹折斷的。』我抱著『他怎麼知道』的疑問,察看附近的青剛櫟及臺灣雅楠的樹幹,果真發現黑熊的爪痕。即使我相信原住民生態知識的價值,但真正和它正面接觸時,我才發現,自己的邏輯和這近十年來所受的科學訓練,在這片依自然法則運作下的叢林,以及非科學、非主流範疇的大哥面前,正受著嚴苛的挑戰與考驗。」下列敘述,最接近文中「我」的想法的是: (110年四等考題)
(A)原住民的山林經驗充滿神祕性,迥異於科學訓練的系統化
(B)透過嚴格的學術訓練,可精準掌握依自然法則運作的叢林
(C)學術研究的方法與知識,可借助原住民經驗而得以調整修正
(D)叢林正面臨開發的嚴苛挑戰,保留原住民經驗是最好的救贖。
13. 杜甫〈贈衛八處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所謂「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其情境與下列何者相近? (102年三等考題)
(A)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
(B)落葉他鄉樹,寒燈燭夜人
(C)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D)今宵賸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14. 下列各文句中的「左」字,有負面意思的是: (99年三等考題)
(A)秦、韓之王劫于韓馮、張儀而東兵以徇服魏,公常執左券以責于秦、韓,此其善於公而惡張子多資矣(《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B)殷淵源在墓所幾十年,于時朝野以擬管、葛起不起,以卜江左興亡(《世說新語.賞譽》)
(C)公子于是乃置酒大會賓客。坐定,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史記.信陵君列傳》)
(D)雖聽毓所表,心猶恨之,遂左遷毓,使將徙民為睢陽典農校尉(《三國志.魏書.盧毓傳》)。
15. 鍾馗專好吃鬼。其妹與他做生日,寫禮帖云:「酒一尊,鬼兩個,送與哥哥做點剁。哥哥若嫌禮物少,連挑擔的是三個。」鍾馗看畢,命人將三個鬼俱送庖人烹之。擔上鬼看挑擔者曰:「我們死是本等,你如何挑這個擔子?」(《笑贊》)根據上文,若給挑擔者一句忠告,下列選項的敘述,何者最為貼切? (108年四等考題)
(A)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何則?知與不知也
(B)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禍福相依,焉知非福
(C)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何必為人作嫁
(D)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16.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首唐代虞世南的詠物詩在描寫何種動物? (103年三等考題)
(A)蟬
(B)鶯
(C)燕
(D)蛙。
17. 《左傳.成公二年》描述齊國與晉國的戰爭曰:「癸酉,師陳於鞌。邴夏御齊侯,逢丑父為右。晉解張御郤克,鄭丘緩為右。齊侯曰:『余姑翦滅此而朝食。』不介馬而馳之。」
根據引文,最適合用來形容齊侯的選項是: (109年三等考題)
(A)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B)驍勇善戰,騎術驚人
(C)料敵機先,善於謀略
(D)大意輕敵,過度自信。
18. 一個道:「我今日看見一張顏魯公的墨跡,那骨董掮客要一千元,字寫得真好,看了他,再看那石刻的碑帖,便毫無精神了。」一個道:「只要是真的,就是一千元也不貴,何況他總還要讓點呢!但不知寫的是甚麼?」那一個道:「寫的是蘇東坡〈前赤壁賦〉。」這一個道:「那麼明日叫他送給我看。」我方才好容易把笑忍住了,忽然又聽了這一問一答,又害得我咬牙忍住;爭奈肚子裡偏要笑出來,倘再忍住,我的肚腸可要脹裂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上文所述,可笑之處何在? (107年三等考題)
(A)搞錯作者-〈前赤壁賦〉的作者是蘇轍而非蘇東坡
(B)不識貨-顏真卿墨寶難得卻還錙銖必較、討價還價
(C)有眼無珠-作者「我」即是顏魯公,旁人不識泰山
(D)不辨真偽-顏真卿乃唐人,無法寫宋代蘇軾的文章。
19.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短歌行〉)根據上文,下列選項敘述何者錯誤? (102年四等考題)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表達出曹操對於賢才之渴求
(B)「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言月之不可掇,猶憂之不可絕也
(C)「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是指亂世中的賢才在努力尋找他們的歸棲之所
(D)「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是指在打獵的場合,滿載而歸,眾人歡欣慶祝之景。
20. 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那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公尺。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濕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下列敘述,何者不代表作者的心情? (106年四等考題)
(A)作者體會到目送父母的心情,就如同目送孩子的心情
(B)作者在路口送走小孩,感覺到孩子的背影沉默地表示抗議
(C)作者在火葬場送走了父親,意識到這是生命中最後一次的目送
(D)父母子女間的緣分,將會在不斷地目送背影的過程中漸行漸遠。
21. 屈原〈離騷〉:「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其中「美人遲暮」意謂: (102年四等考題)
(A)美人年華老去
(B)美人香消玉殞
(C)美人見棄君王
(D)美人悲傷憔悴。
22. 下列各組詞語,意義相同的是: (105年四等考題)
(A)結髮/結草
(B)黃髮/黃口
(C)左遷/左降
(D)東宮/東道。
23. 「相劍者曰:『白所以為堅也,黃所以為牣也,黃白雜則堅且牣,良劍也。』難者曰:『白所以為不牣也,黃所以為不堅也,黃白雜則不堅且不牣也。又柔則錈,堅則折,劍折且錈,焉得為利劍?』劍之情未革,而或以為良,或以為惡,說使之也。故有以聰明聽說,則妄說者止;無以聰明聽說,則堯、桀無別矣。」(《呂氏春秋.別類》)這則故事,旨在說明: (105年四等考題)
(A)相者之言,不能輕易相信
(B)劍的顏色,決定劍的用途
(C)謠言止於智者,不能道聽塗說
(D)凡事要有睿見,不能人云亦云。
24. 在這種空氣之中,自然謹愿與超脫二派,殺身成仁,臨危不懼,如□□之徒,或是儒冠儒服,一味做官,如儒家之徒,這是謹愿派。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如□□之徒,或是敝屣仁義,絕聖棄智,看穿一切如□□之徒,這是超脫派。有了超脫派,幽默自然出現了。引文中共有三個缺空處,依序填入最適宜的人名是下列那一選項? (106年四等考題)
(A)墨翟/楊朱/老莊
(B)墨翟/商鞅/惠施
(C)屈原/韓非/老莊
(D)屈原/楊朱/惠施。
25. 《孟子.梁惠王》:「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根據上文,下列選項最適合「君子」的描述是: (107年三等考題)
(A)重視養生
(B)遠離肉食
(C)事死如生
(D)愛惜生命。
26. 閱讀下詩,選出符合作者觀點的選項:小勇憑勇氣,大勇尚智謀。荊卿屠狗爾,翻與虎狼仇。覆燕不足惜,終負於期頭。至今易水上,悲風常颼颼。咄哉張子房,乃欲效其尤;(吳鋐堂〈詠史〉) (100年三等考題)
(A)肯定張良,但對荊軻不以為然
(B)肯定荊軻,但對張良不以為然
(C)對荊軻、張良的作法都給予肯定
(D)對荊軻、張良的作法都不以為然。
27. 韓愈〈獲麟解〉:「麟之為靈昭昭也。詠於《詩》,書於《春秋》,雜出於傳記百家之書;雖婦人小子皆知其為祥也。然麟之為物,不畜於家,不恆有於天下。其為形也不類,非若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然則,雖有麟,不可知其為麟也。角者吾知其為牛,鬣者吾知其為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為犬豕豺狼麋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則其謂之不祥也亦宜。雖然,麟之出,必有聖人在乎位。麟為聖人出也;聖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為不祥也。又曰:『麟之所以為麟者,以德不以形。』若麟之出不待聖人,則謂之不祥也亦宜。」根據上文,韓愈認為「麟之出不待聖人,則謂之不祥也亦宜。」下列選項,何者最接近其旨意? (109年三等考題)
(A)麟不為世俗所容
(B)麟不可知故不祥
(C)麟不類其他物種
(D)麟不具聖人之德。
28. 莊子說:「假如我與你辯論,你勝過我,我未勝過你,你果真為是,我果真為非嗎?我勝過你,你未勝過我,我果真為是,你果真為非嗎?究竟是我們兩人之中,有一人為是,有一人為非呢?還是我們兩人同時為是,或者同時為非呢?這是我與你不能相知的。」下列選項中,何者敘述最接近莊子在上文中所表達的看法? (105年四等考題)
(A)辯論之前,必須先明訂規則,否則難分高下
(B)辯論之時,勝與未勝,都應保持君子的風度
(C)辯論之中,是非的決斷不是辯論所能達致的
(D)辯論之後,因各據立場,難以化干戈為玉帛。
29. 列書信用語,何者完全正確? (105年三等考題)
(A)「啟」、「緘」是明信片最常用的「啟封詞」
(B)「附呈微儀,用佐巹筵」是祝壽用語,並致贈賀儀
(C)一般稱人夫婦為「賢伉儷」,稱人兄弟為「賢喬梓」
(D)「手書」一詞,通常是用於長輩對晚輩署名下的敬辭。
30.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種不起眼的動物叫吸血蝙蝠。它身體極小,卻是野馬的天敵。這種蝙蝠靠吸動物的血生存,它在攻擊野馬時,常附在馬腿上,用鋒利的牙齒極敏捷地刺破野馬的腿,然後用尖尖的嘴吸血。無論野馬怎麼蹦跳、狂奔,都無法驅逐這種蝙蝠。蝙蝠卻可以從容地吸附在野馬身上,直到吸飽吸足,才滿意地飛去,而野馬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無可奈何地死去。動物學家們在分析這一問題時,一致認為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遠不會讓野馬死去,野馬的死亡是它暴怒的習性和狂奔所致。」
下列選項,最符合上文旨意的是: (110年三等考題)
(A)天下無事,庸人自召
(B)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C)不忍小忿,自食其果
(D)稱薪而爨,避重就輕。
31. 「有人說,你對情緒要踩剎車而不是全然壓抑情緒。對情緒踩剎車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完全接受現在的自己,而這本身也就是肯定自己、肯定一切,肯定你來到這裡點點滴滴都活出過去的每一個瞬間。」
下列選項,何者符合文意? (110年三等考題)
(A)肯定自己的情緒,全然接受,代表告別過去,活在當下
(B)壓抑自己的情緒,就是以理智來踩剎車,避免成為情緒化的人
(C)為了避免日後懊惱後悔,沒有情緒的產生就是肯定自己最好的方式
(D)全然接受自己當下的喜怒哀樂,情緒是生命經驗的一種,故有其意義。
32. 下列選項文句中的詞語,何者使用最恰當? (104年四等考題)
(A)這次旅遊行程雖趕,頗有一日千里之感,但仍讓我回味不已
(B)陽明山花季已熱烈展開,滿山遍野花團錦簇,呈現一片春意闌珊的美好景緻
(C)政府在研擬國家政策時,不能偏廢某些部門,否則目無全牛的謀畫方式,只會徒然空耗國力
(D)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風景獨特,秀色可餐;尤其賞楓季節,滿山楓紅奇景,景色最是迷人。
33. 下列何者正確? (107年四等考題)
(A)他接近志學之年才申請退休,堅守工作崗位,實在令人佩服
(B)這所高中今日舉行畢業典禮,出席的花甲少年個個青春洋溢
(C)董事長老來得子,非常開心,小孩周晬時,特別準備盛宴招待大家
(D)即便是昔日紅顏,如今年逾齠齔,也早已牙齒鬆脫,白髮蒼蒼,只能說歲月不饒人。
34. 「我們好像走江湖賣藝的人,每到一處,凡不急需用的物件,概不打開包裹,以便一有警又要撤退,不用再費事打包。我沒有度過游牧生活,諒想他們的生活一定還要簡單。我睡過各式各種?,現在看來幾塊木板拼起來的和彈簧的完全一樣,甚至明天睡什麼也不用關心,因為明天的也不一定是睡定不換的。一切聽天主的安排就是了。我已經對任何物件缺少了佔有心,尤其是珍貴物品。珍貴物品多數沒有什麼用處,不能久享,反有患失和拋棄的痛苦,不如沒有。」根據本文,可知作者體會的人生感受是: (104年四等考題)
(A)及時行樂
(B)剖腹藏珠
(C)不役於物
(D)人窮志短。
35. 昔有一國,國中一水,號曰狂泉。國人飲此水,無不狂。唯國君穿井而汲,獨得無恙。國人既並狂,反謂國主之不狂為狂,於是聚謀,共執國主,療其狂疾,火艾針藥,莫不畢具。國主不任其苦,於是到泉所酌水飲之,飲畢便狂。君臣大小,其狂若一,眾乃歡然。(《宋書.袁粲傳》)
依據上文,下列選項最符合旨意的是: (110年三等考題)
(A)舉世皆濁,唯我獨清
(B)與眾不同,難以獨立
(C)德人無累,知命不憂
(D)竭知盡忠,蔽障於讒。
36. 下列是一段散文,請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我喜歡中國人的除夕。 a.我至今仍喜歡「壓歲錢」這三個字,b.彷彿又回到了那領壓歲錢的歡欣,c.年事增長,再到除夕,d.那樣粗鄙直接,e.卻說盡了對歲月的惶恐、珍重,和一點點的撒賴與賄賂;(蔣勳〈無關歲月〉) (100年三等考題)
(A)b.a.c.e.d.
(B)b.d.e.c.a.
(C)c.a.d.e.b.
(D)c.b.a.d.e.。
37. 「油桐花是夏天的號手,春天才去,便鼓動濃密的油桐葉,掀得漫山如醉如痴,誰能不燃起心頭熱絡的火?可是,最熱絡的,還是飄落的油桐花。說油桐花落,是斷不能形容為飄零的,因為它一點也沒有悽惋的殞命之感,反而是充滿歡欣的鮮活,落落大方而有韻致,像降落傘一樣,整朵整朵的飄,它可不願任風支使,而是駕風為翼,迴迴轉轉,很有節奏。誰能想像那是多麼壯闊的交響樂?誰又能體會到那滿山滿谷的花飛花舞的景象呢?」根據上文所述油桐花的飄落,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10年四等考題)
(A)飄零悽美,恰如樂章
(B)凌風而翔,迴轉閒適
(C)遍佈四處,瀟灑自如
(D)漫天飛舞,頗有情致。
38. 下列書信用語何者正確? (102年四等考題)
(A)足下:用於平輩
(B)賢伉儷:稱人姊妹
(C)賢喬梓:稱人母女
(D)令堂:尊稱他人的父親。
39. 「同樣二十四小時,對於時間的感知每個人卻不相當:小鎮的老人用十分鐘過一條窄街,同時間,都市的運將開著火戰車似的計程車衝到天那一方;紐約華爾街股市幾分鐘一個人生,而湄南河沿岸的人們用手肘撐著下巴,就這樣盯著長舢舨來來去去過一天。時間果然能屈能伸-不然為什麼快樂總是像放煙火,而老人家總抱怨『一暝落落長』。」下列選項,何者最接近上文旨意? (108年四等考題)
(A)等待的時間中,讓人感覺游移
(B)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C)寒暑有代謝,時間卻永恆持續
(D)主觀情境讓時間長短形成相對。
40. 下列選項引號中的詞語,替換後意思相似的是: (110年四等考題)
(A)某某慈善機構救人無數,可用「博施濟眾」以肯定他們的善行/人倫楷模
(B)葉醫師的醫術獲得肯定,診所內掛滿了「仁心仁術」之類的匾額/仁愛為懷
(C)坐落在臺北近郊的某某大學,六十年「絃歌不輟」,培育無數英才/時雨春風
(D)弟弟就要入伍了,外公在紅包上書寫「為國干城」,祝福並勉勵他/國之老成。
41. 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孔子的意旨,下列選項何者最正確? (108年四等考題)
(A)德政可以使人民彼此和善沒有仇恨
(B)歷時長久的德化教育可以取代刑罰
(C)好的統治者可以得到立竿見影之效
(D)國家完善的福利政策可以消除犯罪。
42. 安迪.沃荷被譽為「二十世紀最有名的畫家」。他的大部分畫作取自現實題材,「普普藝術大師」的稱號於焉誕生。許多人鄙夷他、質疑他,認為他把藝術的層次降低了;然而,人們仍舊無法忽視他的藝術成就。他的表現,使原本精緻高貴、專屬上流社會的品味,變成了人人可懂、販夫走卒皆可佇足圍觀的格調。更重要的是,藝術也可以創造大量財富。下列關於安迪.沃荷的敘述,何者錯誤? (106年四等考題)
(A)安迪.沃荷使藝術欣賞由小眾的轉變為大眾的
(B)安迪.沃荷的成功,使人們相信多元價值的可能
(C)安迪.沃荷生前即以其普普藝術賺進大把鈔票,迥異於許多生前清寒身後榮耀的畫家,顯得與眾不同
(D)安迪.沃荷以通俗題材入畫,許多人認為他把藝術的層次降低,不屑買他的畫作,所以他的畫作有行無市。
43. 下列各生活用語對應的詞語,何者表達的意思不相近? (110年三等考題)
(A)「沙灘上行船」:本末倒置
(B)「門縫裡看人」:睥睨一切
(C)「雙腳踏雙船」:舉棋不定
(D)「雞蛋碰石頭」:蚍蜉撼樹。
44. 狙氏子不得父術,而得雞之性焉。其畜養者,冠距不舉,毛羽不彰,兀然若無飲啄意。洎見敵,則他雞之雄也;伺晨,則他雞之先也,故謂之天雞。狙氏子死,傳其術於子焉。乃反先人之道,非毛羽彩錯嘴距銛利者,不與其棲。無復向時伺晨之儔,見敵之勇,峨冠高步,飲啄而已。吁!道之壞也,有是夫!(羅隱《讒書》),上文「道之壞也」所歎惋的「壞」是: (107年三等考題)
(A)巧言令色,欺上瞞下
(B)怯於公戰,勇於私鬥
(C)棄實務華,只求形似
(D)門庭衰薄,後繼無人。
45. 某木器工廠開業,若欲致贈匾額慶賀,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慶賀用語的是: (102年三等考題)
(A)鐵畫銀鉤
(B)輝增堂構
(C)椿萱並茂
(D)輸巧婁明。
46. 下列詞語的解釋,那一個選項是錯誤的? (99年三等考題)
(A)「不」者且有火患:同「否」
(B)餘各以功「次」坐:選擇
(C)不「錄」言曲突者:納入
(D)「鄉」使聽客之言:同「曏」。
47. 下列選項,最能表達「學習不求甚解」的是: (109年四等考題)
(A)忍氣吞聲
(B)生吞活剝
(C)半吞半吐
(D)巴蛇吞象。
48. 大家正在就這個問題交換意見,我不贊成A也不贊成B,可是當我對贊成A結論的人說:「你是不是可以說一下,你得到這個結論的思考過程?」對方說:「那你就是贊成B嘍。」(改寫自蔣勳《孤獨六講》)根據這段文字,作者認為「對方」會有如此反應的原因是: (103年四等考題)
(A)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B)不是朋友,就是敵人
(C)預設立場,省略思辨
(D)遭到駁斥,惱羞成怒。
49. 夫茅亭草舍,皆有經綸;菜隴瓜畦,具見規畫。一草一木,其布置亦有法度。淡泊而可免饑寒,徒步而不致委頓。良辰美景而匏樽不空,歲時伏臘而雞豚可辦,分花乞竹不須多費而自有雅人深致,疏池結籬不煩華侈而皆能天然入畫,此非經濟而何哉?(張英《聰訓齋語》)此段敘述,旨在強調: (108年三等考題)
(A)休閒愉悅的隱居生活,亦須親力親為
(B)精打細算的旅遊生活,亦須未雨綢繆
(C)清靜簡約的退休生活,亦須經濟後盾
(D)平淡清雅的田園生活,亦須運籌擘畫。
50. 「有人稱譽費曼這位諾貝爾獎得主是『另一種鼓聲』。費曼特別強調多元化思考的意義,他說:『如果每個學生只會跟從同一個風潮的角度去看待電動力學或場論,那麼為了理解強交互作用而提出的假設,其種類就受到限制。』他們都願意去聽一聽另一種鼓聲。」根據上文,「聽見另一種鼓聲」就一個科學家而言代表什麼意義? (108年四等考題)
(A)不跟追風潮而勇於提出不同假設
(B)不屈服他人觀點而勇於捍衛己見
(C)從不同立場證明前人提出的理論
(D)堅守自己的內心鼓聲不盲從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