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最新消息
線上論壇
考古題
常見問題
帳號申請
忘記密碼
題庫分類
公職考試
鐵路特考
高普考
初等五等
地方特考(三、四等)
一般/警察特考
司法特考
移民特考
關務特考
民航特考
調查局
海巡特考
稅務特考/國稅局約僱人員
身障特考
外交特考
機關就業
經濟部國營事業聯合招考
臺鐵公司
捷運公司
台電新進雇員
自來水公司評價人員
中油公司
中鋼公司
中華郵政
中華電信
臺灣菸酒
臺灣港務
臺鐵營運人員
農會
漁會
農田水利
環保局清潔隊員、稽查員
公路監理
台糖
臺北自來水
經濟部工業局
公幼教保人員
證券類
證券商業務員
證券商高級業務員
期貨商業務員
投信投顧業務員
企業內部控制
股務人員
票券商業務員
證券分析師
金融市場常識與職業道德
債券人員
銀行類
NEW!!! 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資格測驗
金融人員基礎學科測驗(FIT)
金融科技力知識證照
理財規劃人員證照
信託業務人員證照
銀行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證照(一般金融)
初階授信人員證照
初階外匯人員證照
銀行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證照(消費金融)
公民銀行招考(一般金融組)
公民銀行招考(共同科目)
公民銀行招考(儲備人員)
公民銀行招考(工員)
證照類
導遊領隊人員
不動產經紀人
地政士
消防設備人員
門市服務丙級技術士
保險類
投資型保險業務員
人身保險代理人
財產保險經紀人
財會類
記帳士
會計事務技術士乙級
中小企財務人員
會計事務技術士丙級
國貿類
國貿業務技術士乙級
國貿大會考
國貿業務技術士丙級
專責報關人員
兩岸暨東協經貿商務人才
升學考試
警專正期班
四技二專
升大分科測驗
模擬考試
警專正期班第36期線上模擬考試(完整版)
警專考試能力測驗分析
軍事考試
軍事考試
地方特考(三、四等) » ☆考前最後衝刺☆ 歷屆試題隨機成卷,打破備考慣性 » 試題 » 國文(三、四等) » (收錄99年~110年歷屆試題,每次隨機抽取50題)
單選題
每題2分
1. 「所謂『感』,指的是一種十分敏銳的詩人的感覺。就是說,你不一定需要遭受什麼重大的挫傷或悲歡離合,僅僅是平時一些小事,都能夠給你帶來敏銳的感受,也就是詩意。」
根據上文,符合「平時一些小事,都能夠給你帶來敏銳感受」的選項是: (109年三等考題)
(A)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B)世亂同南去,時清獨北還。他鄉生白髮,舊國見青山
(C)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谿何處邊
(D)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2. 「或命巾車,或棹孤舟。」的「棹」字是名詞活用作動詞,下列文句「」的字,何者也是名詞當動詞使用: (102年三等考題)
(A)園「日」涉以成趣
(B)「時」矯首而遐觀
(C)天下雲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
(D)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3. 「甚至於伸個懶腰,打個呵欠/都要危及四壁與天花板的/匐伏在這低矮如鷄塒的小屋裏/我的委屈著實大了/因為我老是夢見直立起來/如一參天的古木。」(紀弦〈現實〉)對上文之闡釋,下列最適切的選項是: (103年四等考題)
(A)此詩表現的是理想與現實的衝突
(B)此詩旨在鋪敘現實中身居陋室之苦楚
(C)詩人只能消極地在睡夢中,接受無情現實
(D)詩人對於禁錮生命之嚴峻現實,完全認命。
4. 「成功的藝術品不僅具有歷史性,同時也具有開放性。它隨著時代,隨著讀者觀眾而不斷更新,不斷展示出新的意味。」
下列選項,何者最接近本文意旨? (109年四等考題)
(A)放寬觀眾詮釋空間的限制能提高藝術品的水準
(B)年代久遠的藝術品價高的原因在於累積新意味
(C)成功的藝術品不斷在觀眾的閱讀中展現新生命
(D)開放性與歷史性對藝術品的成功與否缺一不可。
5. 下列是一段散文,請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我喜歡中國人的除夕。 a.我至今仍喜歡「壓歲錢」這三個字,b.彷彿又回到了那領壓歲錢的歡欣,c.年事增長,再到除夕,d.那樣粗鄙直接,e.卻說盡了對歲月的惶恐、珍重,和一點點的撒賴與賄賂;(蔣勳〈無關歲月〉) (100年三等考題)
(A)b.a.c.e.d.
(B)b.d.e.c.a.
(C)c.a.d.e.b.
(D)c.b.a.d.e.。
6. 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那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公尺。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濕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下列敘述,何者不代表作者的心情? (106年四等考題)
(A)作者體會到目送父母的心情,就如同目送孩子的心情
(B)作者在路口送走小孩,感覺到孩子的背影沉默地表示抗議
(C)作者在火葬場送走了父親,意識到這是生命中最後一次的目送
(D)父母子女間的緣分,將會在不斷地目送背影的過程中漸行漸遠。
7. 下列各文句的解說,何者錯誤? (109年四等考題)
(A)「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比喻賢才不受重用,小人竊據高位
(B)「舟覆乃見善游,馬奔乃見良御」:比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C)「榮寵旁邊辱等待,困窮背後福相隨」:意謂物極必反、禍福相倚
(D)「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諷刺人們行事多虎頭蛇尾,無法有始有終。
8. 夫茅亭草舍,皆有經綸;菜隴瓜畦,具見規畫。一草一木,其布置亦有法度。淡泊而可免饑寒,徒步而不致委頓。良辰美景而匏樽不空,歲時伏臘而雞豚可辦,分花乞竹不須多費而自有雅人深致,疏池結籬不煩華侈而皆能天然入畫,此非經濟而何哉?(張英《聰訓齋語》)此段敘述,旨在強調: (108年三等考題)
(A)休閒愉悅的隱居生活,亦須親力親為
(B)精打細算的旅遊生活,亦須未雨綢繆
(C)清靜簡約的退休生活,亦須經濟後盾
(D)平淡清雅的田園生活,亦須運籌擘畫。
9. 下列選項,最能表達「學習不求甚解」的是: (109年四等考題)
(A)忍氣吞聲
(B)生吞活剝
(C)半吞半吐
(D)巴蛇吞象。
10. 《左傳.成公二年》描述齊國與晉國的戰爭曰:「癸酉,師陳於鞌。邴夏御齊侯,逢丑父為右。晉解張御郤克,鄭丘緩為右。齊侯曰:『余姑翦滅此而朝食。』不介馬而馳之。」
根據引文,最適合用來形容齊侯的選項是: (109年三等考題)
(A)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B)驍勇善戰,騎術驚人
(C)料敵機先,善於謀略
(D)大意輕敵,過度自信。
11. 「耶魯大學不斷投入資金,支持各種學生社團和競賽,特別是演講和辯論,從中發掘具有領導潛力的人才,同時,也重視學生與當地社區的互動。耶魯過去一向認為紐哈芬像個討厭的窮親戚,直到近幾年才改變態度。耶魯學生在醫院、學校、老人院擔任義工的占百分之八十以上。他們認為,紐哈芬雖然讓人生畏,卻也使他們認識現代社會的問題。」依據上文,最符合耶魯大學教育方針的是: (108年三等考題)
(A)既注重學生領導能力的培育,也鼓勵學生走入社區
(B)調整原本的培育菁英路線,轉而注重發揮社會責任
(C)透過與社區的多元合作,充實支持學生活動的資金
(D)將義工服務納入必修課程,化解社區與學校的衝突。
12.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生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溼也。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聚焉。(《荀子 ‧ 勸學》)上述引文所傳達的主旨與下列選項何者最為相近? (103年三等考題)
(A)事出有因
(B)物以類聚
(C)世事多變
(D)人心難測。
13. 下列選項「 」中的字義,前後相同的是: (108年四等考題)
(A)臣「向」蒙國恩,刻思圖報/常人貴遠賤近,「向」聲背實
(B)天下之事,常發於至「微」/「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C)公之所「惡」者張儀也/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D)唯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朽蠹不「勝」刀鋸力,匠人雖巧欲何如。
14. 文學之美有陰柔與陽剛,如:「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屬於陽剛美。下列選項具有陽剛美的是: (108年四等考題)
(A)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B)微陽下喬木,遠色隱秋山
(C)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D)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15. 「油桐花是夏天的號手,春天才去,便鼓動濃密的油桐葉,掀得漫山如醉如痴,誰能不燃起心頭熱絡的火?可是,最熱絡的,還是飄落的油桐花。說油桐花落,是斷不能形容為飄零的,因為它一點也沒有悽惋的殞命之感,反而是充滿歡欣的鮮活,落落大方而有韻致,像降落傘一樣,整朵整朵的飄,它可不願任風支使,而是駕風為翼,迴迴轉轉,很有節奏。誰能想像那是多麼壯闊的交響樂?誰又能體會到那滿山滿谷的花飛花舞的景象呢?」根據上文所述油桐花的飄落,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10年四等考題)
(A)飄零悽美,恰如樂章
(B)凌風而翔,迴轉閒適
(C)遍佈四處,瀟灑自如
(D)漫天飛舞,頗有情致。
16. 《淮南子.說山》:「蘭生幽谷,不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義,不為莫知而止休。」根據上文,下列選項最切近旨意的是: (109年四等考題)
(A)為所當為,不求顯名
(B)急功近利,禍害必至
(C)多行不義,自取其辱
(D)因材施教,長善救失。
17. 下列選項引號中的稱謂,解說正確的是: (106年四等考題)
(A)吾久別「足下」,特來敘舊。「足下」是下對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辭
(B)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耶?「寡人」是有德行之人的謙稱
(C)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先妣」是對去世祖母的尊稱
(D)「先君子」嘗言: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先君子」是用來稱呼別人的父親。
18. 閱讀下詩,選出符合作者觀點的選項:小勇憑勇氣,大勇尚智謀。荊卿屠狗爾,翻與虎狼仇。覆燕不足惜,終負於期頭。至今易水上,悲風常颼颼。咄哉張子房,乃欲效其尤;(吳鋐堂〈詠史〉) (100年三等考題)
(A)肯定張良,但對荊軻不以為然
(B)肯定荊軻,但對張良不以為然
(C)對荊軻、張良的作法都給予肯定
(D)對荊軻、張良的作法都不以為然。
19.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愚者愛惜費,但為後世嗤。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古詩十九首 ‧ 生年不滿百〉)與本詩意涵最為接近的是下列那一選項? (103年四等考題)
(A)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B)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
(C)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時。努力崇明德,皓首以為期
(D)三人成市虎,浸漬解膠漆。生存多所慮,長寢萬事畢。
20. 對立思維在語文中經常出現,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下列選項何者不屬於此種思維? (106年三等考題)
(A)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B)憂勞所以興國,逸豫適足亡身
(C)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D)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21. 「炎夏之時,父親一身休閒短褲、汗衫,凌亂的髮際、衣領、褲腰、鞋面沾滿了刺鼻辛香的木屑,滿面油光顯現疲倦和狼狽,然而他只是大汗涔涔地思考著,面對形色各異的空間樣貌,籌想更為華麗、優雅、舒適的可能。他替它們一一上妝、打理門面,賦予煥然一新的膚質。每次填寫個人資料中的父親職業一欄,我總天人交戰,巴不得替他虛擬一個假的身份,轉念察覺身為知識份子的傲慢,感到可笑又可悲,只好誠實地寫下『木工』二字。面對其他同學的父親職稱,或教授或律師或醫師或公務員云云,我是否對於自己矮人一截的父親,感到隱然的羞赧?我竟然那麼樣的可恥。……我決定,今後在父親的職業欄填上『藝術家』。父親不是普通的木工,他是個了不起的一流藝術家,光憑他那替房子脫胎換骨的一身本領,便已足夠在光陰的皺褶裡,駐留晴朗的刻痕。我深信。」下列敘述,何者最符合作者對父親情感的轉變? (108年四等考題)
(A)捏造父親的職稱以掩飾自卑
(B)無法擺脫職業有貴賤的迷思
(C)最終發現父親職業值得敬重
(D)對父親敬重來自職稱的改變。
22. 《孟子.梁惠王》:「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根據上文,下列選項最適合「君子」的描述是: (107年三等考題)
(A)重視養生
(B)遠離肉食
(C)事死如生
(D)愛惜生命。
23. 民國初年有論者以為教育非此際最急迫之為,「當此阽危萬狀迫不及待之時,方整軍經武之不遑,何暇為此迂腐緩圖乎?」呂碧城〈論教育為立國之本〉答之曰:「孟子不云乎,『七年之病,□□□□□,苟為不蓄,□□□□』,則今日中國之教育是也。」以之回應教育的重要。
根據上文文意判斷,下列選項最適合填入□的是: (110年三等考題)
(A)則沉痾已久/神仙措手
(B)須金針度人/求其放心
(C)求三年之艾/終身不得
(D)猶杯水車薪/緩不濟急。
24. 曾子衣弊衣以耕,魯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請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復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於人,人則獻之,奚為不受?」曾子曰:「臣聞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縱君有賜,不我驕也,我能勿畏乎?」(《說苑.立節》)下列敘述,較符合文中曾子想法的選項是: (102年三等考題)
(A)衣不重采,人言可畏
(B)施人勿念,受施勿忘
(C)吃人嘴軟,拿人手短
(D)虛懷若谷,泰而不驕。
25. 齊桓公北伐山戎氏,其道過燕,燕君逆而出境。桓公問管仲曰:「諸侯相逆,固出境乎?」管仲曰:「非天子不出境。」桓公曰:「然則燕君畏而失禮也,寡人不道而使燕君失禮。」乃割燕君所至之地以與燕君。諸侯聞之,皆朝於齊。(《說苑.貴德》)根據上文,諸侯皆向齊國朝拜的主要原因是: (107年三等考題)
(A)諸侯心服齊國教化
(B)諸侯爭相討好齊國
(C)齊國能夠尊重諸侯
(D)齊國武力威嚇諸侯。
26. 「當代的隱私權內涵,是在不受政府限制的情況下從事特定行為,而傳統的隱私權內涵,則是保護特定私人事實不受公眾注意。新式隱私權保護的是人的『做特定重大決定的獨立性』,而舊式隱私權則保護人『避免私人事務遭揭露』的利益。將隱私與自主性視為一體的論述,不僅模糊隱私權內涵的轉移過程,更限制支持隱私權的論述範圍。」
關於上文敘述,何者正確? (110年三等考題)
(A)傳統隱私權目的在保障私人事實,易與政府衝突
(B)傳統隱私權避免事務被揭露,模糊了隱私權論述
(C)當代隱私權對於政府限制行為,具有轉移的效果
(D)當代隱私權實則更積極保障個人的意志與自主性。
27. 「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下列敘述,何者與上文旨意最相近? (105年三等考題)
(A)為政者應體察民情,借力使力
(B)公務員應居安思危,不可好逸惡勞
(C)上位者應知人善任,不宜過度干預
(D)執法者應謀定後動,一舉殲滅非法活動。
28. 梁實秋〈門鈴〉:「居住的地方□□砌起圍牆,既然砌了牆,□□留一個出入的門口,既然留了門口,□□安上一個門鈴,因為門鈴帶來許多煩惱。」引文空缺處,依文意邏輯判斷,應填入語詞,最正確的一組是: (100年三等考題)
(A)應該╱應該╱應該
(B)應該╱不該╱總該
(C)不該╱不該╱不該
(D)不該╱總該╱應該。
29. 安迪.沃荷被譽為「二十世紀最有名的畫家」。他的大部分畫作取自現實題材,「普普藝術大師」的稱號於焉誕生。許多人鄙夷他、質疑他,認為他把藝術的層次降低了;然而,人們仍舊無法忽視他的藝術成就。他的表現,使原本精緻高貴、專屬上流社會的品味,變成了人人可懂、販夫走卒皆可佇足圍觀的格調。更重要的是,藝術也可以創造大量財富。下列關於安迪.沃荷的敘述,何者錯誤? (106年四等考題)
(A)安迪.沃荷使藝術欣賞由小眾的轉變為大眾的
(B)安迪.沃荷的成功,使人們相信多元價值的可能
(C)安迪.沃荷生前即以其普普藝術賺進大把鈔票,迥異於許多生前清寒身後榮耀的畫家,顯得與眾不同
(D)安迪.沃荷以通俗題材入畫,許多人認為他把藝術的層次降低,不屑買他的畫作,所以他的畫作有行無市。
30. 〈養生主〉:「老聃死,秦失弔之,三號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則弔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弔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懸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05年三等考題)
(A)秦失認為根本不必為老聃辦喪禮
(B)秦失認為老聃之死是順應天命,故不必過度傷心
(C)秦失不了解老聃,所以不是真心為老聃之死感到難過
(D)秦失認為參加弔喪儀式,應哀痛哭泣,以表達對死者之感情。
31. 「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元.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根據上文意涵,下列何者正確? (107年四等考題)
(A)作者感嘆楚漢相爭,項羽落敗
(B)作者為水災過後,百姓受苦,感到不忍
(C)作者弔古傷今,感嘆政權交替,戰火蹂躪
(D)作者面臨國破家亡,報效無門,感到傷心。
32. 讀書貴有新得,作文貴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觸發的功夫。所謂觸發,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你讀書時對於書中某一句話,覺到與平日所讀過的書中某處有關係,是觸發;覺到與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種印證,是觸發;覺到可以作為將來某種理論說明的例子,是觸發。這是就讀書說的。對於目前你所經驗著的事物,發現旁的意思,這也是觸發。這種觸發就是作文的好材料。(夏丏尊〈觸發〉)下列詩句的創作,何者符合上文所說「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的觸發功夫? (106年四等考題)
(A)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B)泠泠七絃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C)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D)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33. 承上題,下列選項何者最符合本文主旨? (108年三等考題)
(A)稱讚張助之理性,能夠明察秋毫
(B)勸導人明辨事理,破除無知迷信
(C)譏諷世人如吠聲眾犬,毫無主見
(D)說明人云亦云經常衍生無謂困擾。
34.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短歌行〉)根據上文,下列選項敘述何者錯誤? (102年四等考題)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表達出曹操對於賢才之渴求
(B)「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言月之不可掇,猶憂之不可絕也
(C)「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是指亂世中的賢才在努力尋找他們的歸棲之所
(D)「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是指在打獵的場合,滿載而歸,眾人歡欣慶祝之景。
35. 「對於出版社也好,新聞記者也好,責任編輯也好,不能只顧眼前,也應該講一點職業道德。法律應該是公正而周到的,但不應忘記高於法律的還有道德準則,它的價值,它的力量,會更高更大,它需要通過作品來體現,更要以文化人的自我鑄造來換取。因為崇高的理想,凝重的節操和博大精深的科學、超凡脫俗的藝術,均具有非商業化的特質。強求人類的文化精粹,去符合某種市場規則,會使科學和文藝『市儈化』,喪失真正進步的可能與希望。」
依據上文,作者認為從事文化、傳播工作者,應有何自我期許? (109年三等考題)
(A)恢復傳統道德,創造理想世界
(B)培養道德情操,提升文化品味
(C)講求職業道德,堅持應有理念
(D)提高商業道德,促進社會和諧。
36. 作史果難乎?據事直書,吾未見其難也;作史果易乎?_____,筆則筆,削則削,游、夏不能措一辭。然則,謂之易,不可也,蓋據事直書,可能也,考訂史籍之訛,曲盡事物之變,使往古之,洞見於筆削之間,是非之實,不謬於予奪之際,則非_____,_____者,不可能也,是固不易矣!閱讀上文,下列選項依序最適合填入空缺處的是: (107年四等考題)
(A)孔子作《春秋》/憂樂天下,洞燭機先
(B)孔子作《春秋》/學問精博,識見平正
(C)左丘明作《左傳》/學問精博,識見平正
(D)左丘明作《左傳》/憂樂天下,洞燭機先。
37. 下列選項引號中的詞語,替換後意思相似的是: (110年四等考題)
(A)某某慈善機構救人無數,可用「博施濟眾」以肯定他們的善行/人倫楷模
(B)葉醫師的醫術獲得肯定,診所內掛滿了「仁心仁術」之類的匾額/仁愛為懷
(C)坐落在臺北近郊的某某大學,六十年「絃歌不輟」,培育無數英才/時雨春風
(D)弟弟就要入伍了,外公在紅包上書寫「為國干城」,祝福並勉勵他/國之老成。
38. 關於本文的敘述,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99年三等考題)
(A)主人之誩突原為直形,經客人建議後改成曲形
(B)主人基於空間利用及成本考量,接受客人之建議
(C)主人家失火純粹是一場意外,無法防範
(D)主人當初如接受客人建議,火災應可避免。
39. 下列選項,何者與「載道怨聲」的意義最不相同? (106年四等考題)
(A)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B)天怒人怨,禍幾日深,非細故也
(C)你為何在吾神廟中埋天怨地,怪恨神靈
(D)敗道傷俗,悖亂人神,民怨盈塗,國謗彌歲。
40. 序數詞用來表示事物的順序,譬如「第一」、「第五」等,但是,序數並非一定需用「第」表示,譬如「三年級」中的「三」,就是「第三」的意思。請問下列選項中用引號括起來的詞彙,何者不是序數詞? (102年三等考題)
(A)「十一月」是我最喜歡的月份
(B)每逢「十五」,阿嬤就要吃素
(C)這「兩個班級」的人數都是三十人
(D)咖啡廳設在這家百貨公司的「六樓」。
41. 下列各組文句「」內字義相同的是: (99年三等考題)
(A)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論語.子張》)/追「亡」逐北,伏屍百萬(賈誼〈過秦論〉)
(B)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李密〈陳情表〉)/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衛靈公》)
(C)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孟子.離婁》)/「放」於利而行,多怨(《論語.里仁》)
(D)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左傳》)/南北百里,東西一「舍」(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42. 《列子.天瑞》:「天地無全功,聖人無全能,萬物無全用。故天職生覆,地職形載,聖職教化,物職所宜。」根據上文,下列選項最符合意旨的是: (109年四等考題)
(A)恪守本分,各盡其職
(B)天賦性命,雨露均霑
(C)命受於天,順乎自然
(D)上天下地,無所不能。
43. 孟孫獵而得麑,使秦西巴持歸烹之,麑母隨之而?。秦西巴弗忍,縱而予之。孟孫歸,求麑安在,秦西巴對曰:「其母隨而?,臣誠不忍,竊縱而予之。」孟孫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於君,今以為子傅,何也?」孟孫曰:「夫一麑而不忍,又何況於人乎!」(《淮南子‧ 人間》)孟孫讓秦西巴擔任其子的老師,主要是因為秦西巴的何種特點? (108年三等考題)
(A)堅持主張
(B)知過能改
(C)富同情心
(D)含垢忍恥。
44. 鍾馗專好吃鬼。其妹與他做生日,寫禮帖云:「酒一尊,鬼兩個,送與哥哥做點剁。哥哥若嫌禮物少,連挑擔的是三個。」鍾馗看畢,命人將三個鬼俱送庖人烹之。擔上鬼看挑擔者曰:「我們死是本等,你如何挑這個擔子?」(《笑贊》)根據上文,若給挑擔者一句忠告,下列選項的敘述,何者最為貼切? (108年四等考題)
(A)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何則?知與不知也
(B)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禍福相依,焉知非福
(C)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何必為人作嫁
(D)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45. 下列四句分屬兩副對聯,請依文意與對聯的一般原則,選出正確的選項:a.做事當思利及人;b.立身要與古人爭;c.行事莫將天理錯;d.修身豈為名傳世。 (100年三等考題)
(A)「b.,c.」為一聯;「a.,d.」為一聯
(B)「c.,b.」為一聯;「d.,a.」為一聯
(C)「b.,d.」為一聯;「a.,c.」為一聯
(D)「d.,b.」為一聯;「c.,a.」為一聯。
46. 《莊子.至樂》:「昔者海鳥止于魯郊,魯侯御而觴之於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下列敘述最合乎文意的是: (106年四等考題)
(A)奏九韶音樂,致鳥因憂悲而卒
(B)具太牢膳食,致鳥因眩視而亡
(C)魯侯養于廟,致鳥不敢食、不敢飲
(D)魯侯不解海鳥習性,致鳥三日而死。
47. 「其實最精緻最恣縱的聊天應該是讀書了,或清茶一盞邀來莊子,或花間置酒單挑李白,如果嫌古人渺遠,則不妨與辛稼軒、曹雪芹同其歌哭,如果你嚮往更相近的跫音,便不妨拉住梁啟超或胡適之來聒絮一番。」(張曉風〈精緻的聊天〉)下列選項最接近上文旨趣的是: (101年四等考題)
(A)寧知白日晚,暫向花間語(韋應物〈相逢行〉)
(B)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王維〈終南別業〉)
(C)交談既清雅,琴吹亦淒凝(張說〈夕宴房主簿舍〉)
(D)病裡猶須看《周易》,醉中亦復讀〈離騷〉(陸游〈讀書〉)。
48. 「三千年!人生的小永恆。一枝嫩芽成長為如今的參天巨樹。想當初,細小的種子方破土萌芽,商湯王或已弔民伐罪,希伯萊王國尚未建立,人類文明,猶是剛出生的嬰兒,世界單純而稚拙。然而,不過是幾番滄海桑田、幾番盛亡興衰、幾番春雲秋夢,才一眨眼,三千年時光竟洶湧而過,千堆雪騰空捲起,淘盡舊有一切,人間,早已是另番面目。」上文作者仰望神木,感嘆時代興衰,化用了下列何句以呼應歷史? (110年四等考題)
(A)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B)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C)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D)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49. 子擊逢文侯之師田子方於朝歌,引車避,下謁。田子方不為禮。子擊因問曰:「富貴者驕人乎?且貧賤者驕人乎?」子方曰:「亦貧賤者驕人耳。夫諸侯而驕人則失其國,大夫而驕人則失其家。貧賤者,行不合,言不用,則去之楚、越,若脫?然,奈何其同之哉!」(《史記‧ 魏世家》)
下列選項,最符合上文中田子方觀點的是: (110年三等考題)
(A)富貴誠如過眼雲煙,並不足以依恃
(B)雖然貧賤卻能自尊自重,最為可貴
(C)富有財物卻能夠不驕傲,值得自豪
(D)無論富貴、貧賤,都不應以此為傲。
50. 下列各生活用語對應的詞語,何者表達的意思不相近? (110年三等考題)
(A)「沙灘上行船」:本末倒置
(B)「門縫裡看人」:睥睨一切
(C)「雙腳踏雙船」:舉棋不定
(D)「雞蛋碰石頭」:蚍蜉撼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