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最新消息
線上論壇
考古題
常見問題
帳號申請
忘記密碼
題庫分類
公職考試
鐵路特考
高普考
初等五等
地方特考(三、四等)
一般/警察特考
司法特考
移民特考
關務特考
民航特考
調查局
海巡特考
稅務特考/國稅局約僱人員
身障特考
外交特考
機關就業
經濟部國營事業聯合招考
臺鐵公司
捷運公司
台電新進雇員
自來水公司評價人員
中油公司
中鋼公司
中華郵政
中華電信
臺灣菸酒
臺灣港務
臺鐵營運人員
農會
漁會
農田水利
環保局清潔隊員、稽查員
公路監理
台糖
臺北自來水
經濟部工業局
公幼教保人員
證券類
證券商業務員
證券商高級業務員
期貨商業務員
投信投顧業務員
企業內部控制
股務人員
票券商業務員
證券分析師
金融市場常識與職業道德
債券人員
銀行類
NEW!!! 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資格測驗
金融人員基礎學科測驗(FIT)
金融科技力知識證照
理財規劃人員證照
信託業務人員證照
銀行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證照(一般金融)
初階授信人員證照
初階外匯人員證照
銀行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證照(消費金融)
公民銀行招考(一般金融組)
公民銀行招考(共同科目)
公民銀行招考(儲備人員)
公民銀行招考(工員)
證照類
導遊領隊人員
不動產經紀人
地政士
消防設備人員
門市服務丙級技術士
保險類
投資型保險業務員
人身保險代理人
財產保險經紀人
財會類
記帳士
會計事務技術士乙級
中小企財務人員
會計事務技術士丙級
國貿類
國貿業務技術士乙級
國貿大會考
國貿業務技術士丙級
專責報關人員
兩岸暨東協經貿商務人才
升學考試
警專正期班
四技二專
升大分科測驗
模擬考試
警專正期班第36期線上模擬考試(完整版)
警專考試能力測驗分析
軍事考試
軍事考試
地方特考(三、四等) » ☆考前最後衝刺☆ 歷屆試題隨機成卷,打破備考慣性 » 試題 » 國文(三、四等) » (收錄99年~110年歷屆試題,每次隨機抽取50題)
單選題
每題2分
1. 「有人稱譽費曼這位諾貝爾獎得主是『另一種鼓聲』。費曼特別強調多元化思考的意義,他說:『如果每個學生只會跟從同一個風潮的角度去看待電動力學或場論,那麼為了理解強交互作用而提出的假設,其種類就受到限制。』他們都願意去聽一聽另一種鼓聲。」根據上文,「聽見另一種鼓聲」就一個科學家而言代表什麼意義? (108年四等考題)
(A)不跟追風潮而勇於提出不同假設
(B)不屈服他人觀點而勇於捍衛己見
(C)從不同立場證明前人提出的理論
(D)堅守自己的內心鼓聲不盲從新見。
2. 下列關於先秦諸子思想的描述,正確的是: (105年四等考題)
(A)孔子重視自然人性的根本和發展,故云:「食色,性也。」
(B)荀子主張人性本惡,必藉教育改善,故云:「化性起偽。」
(C)莊子認為文字是傳達真理途徑,故云:「文所以載道也。」
(D)墨子提倡人民必須有基本財產,故云:「有恆產者有恆心。」。
3. 臨皋亭下八十數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嵋雪水,吾飲食沐浴皆取焉,何必歸鄉哉!「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
依據上文,下列選項何者與「 」內文句意義最相近? (109年四等考題)
(A)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
(B)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C)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D)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4. 下列選項,何者與「載道怨聲」的意義最不相同? (106年四等考題)
(A)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B)天怒人怨,禍幾日深,非細故也
(C)你為何在吾神廟中埋天怨地,怪恨神靈
(D)敗道傷俗,悖亂人神,民怨盈塗,國謗彌歲。
5. 下列選項引號中的稱謂,解說正確的是: (106年四等考題)
(A)吾久別「足下」,特來敘舊。「足下」是下對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辭
(B)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耶?「寡人」是有德行之人的謙稱
(C)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先妣」是對去世祖母的尊稱
(D)「先君子」嘗言: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先君子」是用來稱呼別人的父親。
6. 梁實秋〈門鈴〉:「居住的地方□□砌起圍牆,既然砌了牆,□□留一個出入的門口,既然留了門口,□□安上一個門鈴,因為門鈴帶來許多煩惱。」引文空缺處,依文意邏輯判斷,應填入語詞,最正確的一組是: (100年三等考題)
(A)應該╱應該╱應該
(B)應該╱不該╱總該
(C)不該╱不該╱不該
(D)不該╱總該╱應該。
7. 烏於禽甚黠,伺人音色小異,輒去不留,非彈射所能得也。關中民狃烏黠,以為物無不以其黠見得,則之野,設餅食楮錢哭塚間,若祭者然。哭竟,裂錢棄餅而去。烏則爭下啄,啄且盡,哭者已立他塚,裂錢棄餅如初。烏雖黠,不疑其誘也,益鳴搏爭食。至三四,皆飛從之,益狎。迫於網,因舉而獲焉。今夫世之人,自謂智足以周身而不知禍藏於所伏者,幾何其不見賣於哭者哉!(晁補之〈烏戒〉)下列選項,最符合上文寓意的是: (108年四等考題)
(A)禍福相倚
(B)聰明自誤
(C)殷憂啟聖
(D)藏巧於拙。
8. 許多日子以前的某些時候,我常自以為已無法再感受歡愉的滋味了,……,並認為此生將這樣地在忿懣裡走著、咳嗽、老去。這時,雷雨聲中的恬靜裡,我卻已曉得,我不應該因為過去通過歪扭的媒介走入世界就變得落寞。當天地間萬物貫注於生長的時候,似乎其他的什麼都不值得怨恨和記掛了,最該珍視的是自己的完整。因此,我開始自覺得如此溫柔,如此強健,如此地神。依據上文,作者開始感覺到自己溫柔強健,主要是因為: (106年三等考題)
(A)雷雨聲的震懾效果
(B)悔悟過去受到歪曲的媒介影響
(C)明瞭自己過失,此生不該怨恨記掛別的事物
(D)天地萬物生生不息,此心因而興起無限生機。
9. 下列詞語的解釋,何者正確? (99年三等考題)
(A)客有「過」主人者:經過
(B)主人「嘿然」不應:嘿嘿作聲貌
(C)「灼爛者」在於上行:救火受傷的人
(D)主人乃「寤」而請之:睡醒。
10. 孟孫獵而得麑,使秦西巴持歸烹之,麑母隨之而?。秦西巴弗忍,縱而予之。孟孫歸,求麑安在,秦西巴對曰:「其母隨而?,臣誠不忍,竊縱而予之。」孟孫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於君,今以為子傅,何也?」孟孫曰:「夫一麑而不忍,又何況於人乎!」(《淮南子‧ 人間》)孟孫讓秦西巴擔任其子的老師,主要是因為秦西巴的何種特點? (108年三等考題)
(A)堅持主張
(B)知過能改
(C)富同情心
(D)含垢忍恥。
11. 「有一個小故事說,一個生性慵懶邋遢的人,生活凌亂,邊幅不修,居處不堪入目。一天,有一位朋友送給他一束鮮花,他靜靜地欣賞那束花朵,覺得美極,便找出了塵封已久的花瓶,洗擦乾淨後,將花朵插起來。但桌上積滿了塵垢,擺上鮮花很不調和,於是便將桌子收拾清潔。但四顧屋內蛛網塵封,穢物雜陳,與桌上鮮花成為強烈對照,便開始整頓室內環境。室內整頓好了以後,看看院中亂草叢叢,垃圾處處,也覺不妥,便將四周也力加清除。然後覺得心中非常舒暢,但攬鏡一照,發現自己囚首垢面,衣衫齷齪,與整潔的環境、美麗的鮮花截然不配,只好再將自己梳洗修飾一番。最後,由於這一束花朵,使他整個的環境與人都更新了,美化了。而且由於外在的改變,也影響了他的心靈,使他在無形中接受了一個嶄新的人生觀。從一個頹唐慵懶的廢人,一變而成為一個奮發向上的青年了。」下列選項何者最切合這個小故事所要表達的含意? (105年四等考題)
(A)美感改變人生態度
(B)勞動能使心情好轉
(C)整潔是活力的泉源
(D)鮮花孕育新的人生。
12. 下列對聯歌詠的人物,所指不正確的是: (102年三等考題)
(A)道若江河,隨地皆成洙泗;聖如日月,普天猶是春秋/孔子
(B)義膽忠肝,六經以來二表;託孤寄命,三代而後一人/關羽
(C)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當年呵壁,湘流應識九歌心/屈原
(D)滿眼河山,大地早非唐季有;一腔君國,草堂猶是杜陵春/杜甫。
13. 下列四句分屬兩副對聯,請依文意與對聯的一般原則,選出正確的選項:a.做事當思利及人;b.立身要與古人爭;c.行事莫將天理錯;d.修身豈為名傳世。 (100年三等考題)
(A)「b.,c.」為一聯;「a.,d.」為一聯
(B)「c.,b.」為一聯;「d.,a.」為一聯
(C)「b.,d.」為一聯;「a.,c.」為一聯
(D)「d.,b.」為一聯;「c.,a.」為一聯。
14. 東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辛苦無此比,常有好容顏。我欲觀其人,晨去越河關。青松來路生,白雲宿簷端。知我故來意,取琴為我彈。上絃驚別鶴,下絃操孤鸞。願留就君住,從今至歲寒。下列何者最接近詩中旨意? (104年三等考題)
(A)對知音的渴慕之情
(B)對窮士的憐憫之情
(C)對琴藝的讚賞之情
(D)對自然的感悟之情。
15. 下列選項的說明何者正確? (104年三等考題)
(A)「項背相望」、「不分軒輊」都有指涉不分高下
(B)絕「頂」聰明、「末」節細行、穩操「左」券、無出其「右」,分別指稱上、下、左、右
(C)「東宮」、「西席」、「南柯」、「北堂」,所指分別為:「太子」、「老師」、「夢境」、「君王」
(D)「青青子衿」、「忠心赤膽」、「玄端章甫」、「明眸皓齒」,所指顏色,依序為青、紅、皂、白。
16. 李斯問孫卿子曰:「秦四世有勝,兵強海內,威行諸侯,非以仁義為之也,以便從事而已。」孫卿子曰:「非汝所知也!汝所謂便者,不便之便也;吾所謂仁義者,大便之便也。彼仁義者,所以脩政者也;政脩則民親其上,樂其君,而輕為之死。故曰:凡在於軍,將率末事也。秦四世有勝,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軋己也,此所謂末世之兵,未有本統也。」(《荀子.議兵》)
下列選項,何者對上文的解釋正確? (109年三等考題)
(A)完美的「便」,是征服天下以仁義合而為一,不再發生戰爭
(B)真正的「便」,是法制之建構到人民之遵從,充滿實踐效率
(C)理想的「便」,是將仁義之心化為統治基礎,用以威行他國
(D)最高的「便」,是指人民與政府的關係良好,願意犧牲奉獻。
17. 莊子說:「假如我與你辯論,你勝過我,我未勝過你,你果真為是,我果真為非嗎?我勝過你,你未勝過我,我果真為是,你果真為非嗎?究竟是我們兩人之中,有一人為是,有一人為非呢?還是我們兩人同時為是,或者同時為非呢?這是我與你不能相知的。」下列選項中,何者敘述最接近莊子在上文中所表達的看法? (105年四等考題)
(A)辯論之前,必須先明訂規則,否則難分高下
(B)辯論之時,勝與未勝,都應保持君子的風度
(C)辯論之中,是非的決斷不是辯論所能達致的
(D)辯論之後,因各據立場,難以化干戈為玉帛。
18. 「張潮說『胸懷丘壑,城市無異山林;興寄煙霞,閻浮有如蓬島』時,他所強調的,也無非就是一份生活上的藝術與閒情。閻浮為佛家語,指的是塵世、人間的意思。語云:『大隱隱朝市,小隱隱山林』──在種種惱人與充滿誘惑的環境中,猶能不受影響,甘之如飴,恬淡自持的人,非『大』而何?至於山林軼居之輩,潛隱避世,當然只好以『小』稱之了。」
下列選項,何者最符合本段文字的主旨? (109年四等考題)
(A)說明軼居山林、潛隱避世只是小隱
(B)能恬淡自持的人,才是真正的大隱
(C)隱居山林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閒情
(D)人應超越環境之上,作自我的主宰。
19. 下列文句的成語使用,何者不正確? (102年三等考題)
(A)這場宴會菜餚豐盛,「兔死狗烹」,充分顯現主人待客的誠意
(B)這可是別人的慶功宴,他居然講這麼殺風景的話,簡直是「焚琴煮鶴」
(C)公司用人必須適才適所,若是「牛鼎烹雞」,大材小用,是留不住人才的
(D)獲知女兒得獎的消息,他們連忙「殺雞炊黍」,熱情款待前來道賀的賓客。
20. 下列是一段散文,請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我喜歡中國人的除夕。 a.我至今仍喜歡「壓歲錢」這三個字,b.彷彿又回到了那領壓歲錢的歡欣,c.年事增長,再到除夕,d.那樣粗鄙直接,e.卻說盡了對歲月的惶恐、珍重,和一點點的撒賴與賄賂;(蔣勳〈無關歲月〉) (100年三等考題)
(A)b.a.c.e.d.
(B)b.d.e.c.a.
(C)c.a.d.e.b.
(D)c.b.a.d.e.。
21. 張季鷹縱任不拘,時人號為「江東步兵」。或謂之曰:「卿乃可縱適一時,獨不為身後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即時一杯酒!」(《世說新語‧ 任誕》)張季鷹主要想傳達的是: (110年四等考題)
(A)名聲的重要與立德立功的實踐
(B)心靈的自由與享受當下的可貴
(C)夢想的珍貴與築夢踏實的必要
(D)放縱的自在與杯酒愉悅的難得。
22. 對立思維在語文中經常出現,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下列選項何者不屬於此種思維? (106年三等考題)
(A)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B)憂勞所以興國,逸豫適足亡身
(C)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D)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23. 「賈府管理得好,外面人看著都是王熙鳳的功勞,明白底細,就知道平兒才是關鍵。王熙鳳像好大喜功的帝王,可以叱吒風雲,然而真正使社會穩定富饒的力量,常常不是霸氣的帝王,而是幾個個性內斂、安靜做事、穩重又不爭功的名相。」根據上面這段話,使社會安穩富饒的應該是歷史上那一位宰相? (104年四等考題)
(A)張良
(B)蕭何
(C)張居正
(D)王安石。
24. 「其實最精緻最恣縱的聊天應該是讀書了,或清茶一盞邀來莊子,或花間置酒單挑李白,如果嫌古人渺遠,則不妨與辛稼軒、曹雪芹同其歌哭,如果你嚮往更相近的跫音,便不妨拉住梁啟超或胡適之來聒絮一番。」(張曉風〈精緻的聊天〉)下列選項最接近上文旨趣的是: (101年四等考題)
(A)寧知白日晚,暫向花間語(韋應物〈相逢行〉)
(B)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王維〈終南別業〉)
(C)交談既清雅,琴吹亦淒凝(張說〈夕宴房主簿舍〉)
(D)病裡猶須看《周易》,醉中亦復讀〈離騷〉(陸游〈讀書〉)。
25. 祠堂大門兩側的對聯,往往就是一幅微型家譜,訴說著祖先的豐功偉業。下列對聯與姓氏的組合,何者錯誤? (104年三等考題)
(A)龍門新世第,柱史舊家聲──李姓
(B)江夏無雙德望,春申第一門風──孟姓
(C)三都賦手家聲遠,一傳門風世澤長──左姓
(D)誠身學業宗三省,經史文章冠八家──曾姓。
26. 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那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公尺。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濕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下列敘述,何者不代表作者的心情? (106年四等考題)
(A)作者體會到目送父母的心情,就如同目送孩子的心情
(B)作者在路口送走小孩,感覺到孩子的背影沉默地表示抗議
(C)作者在火葬場送走了父親,意識到這是生命中最後一次的目送
(D)父母子女間的緣分,將會在不斷地目送背影的過程中漸行漸遠。
27. 古人曾以「此其遺風餘澤,沾馥後人者特非一日」(《宣和書譜.張彥遠》)說明前人對後世的影響,下列選項與此言最相近的選項是? (105年四等考題)
(A)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後人尚之如此,況仁人莊士之遺風餘思,被於來世者,如何哉
(B)京口常為江南必爭之地,其人以智詐勇力擅名於時,而古人之遺風餘教無聞焉,何也
(C)如或當身之政,遺風餘烈不及後嗣,雖樹親戚,而成國之制不建,使夫後世獨任智力以安大業
(D)浩撤其祠屋,投其像水中。強宗黠吏屏,莫敢犯者。郡中大治。乃繕葺堯帝祠,作擊壤遺風亭。
28. 狙氏子不得父術,而得雞之性焉。其畜養者,冠距不舉,毛羽不彰,兀然若無飲啄意。洎見敵,則他雞之雄也;伺晨,則他雞之先也,故謂之天雞。狙氏子死,傳其術於子焉。乃反先人之道,非毛羽彩錯嘴距銛利者,不與其棲。無復向時伺晨之儔,見敵之勇,峨冠高步,飲啄而已。吁!道之壞也,有是夫!(羅隱《讒書》)依據上文,狙氏子所飼雞隻的特徵是: (107年三等考題)
(A)身形魁梧,制敵機先
(B)其貌不揚,實則雄武
(C)威武不屈,氣定神閒
(D)外表剛勇,色厲內荏。
29.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文中的「靜」最切近下列的選項是: (101年四等考題)
(A)恬靜
(B)冷靜
(C)靜僻
(D)靜默。
30. 杜甫〈贈衛八處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所謂「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其情境與下列何者相近? (102年三等考題)
(A)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
(B)落葉他鄉樹,寒燈燭夜人
(C)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D)今宵賸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31. 「透視學是研究人站在一個固定地點看出去的主觀景界,西洋人站在固定地點,由固定角度透視深空,他對這無窮空間的態度是追尋的、控制的、冒險的、探索的。而中國畫家、詩人寧採取『俯仰自得,遊心太玄』、『目既往還,心亦吐納』的看法,古人詩句常於有限中見到無限,又於無限中回歸有限。他的意趣不是一往不返,而是迴旋往復的。」下列選項,何者不符合上述中國詩畫之意境? (110年四等考題)
(A)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B)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
(C)我家江南摘雲腴,落磑霏霏雪不如
(D)去雁數行天際沒,孤雲一點淨中生
32. 「文章既書成,而面對眼前的文字時,作者的身分便即刻轉成讀者的身分。我是我文章最初的讀者。讀者的我,對作者的我,經由文字變成既熟悉又陌生的關係。好比在一面大鏡前,那鏡中的身影明明是自己,但是看著鏡中身影的自己的眼睛,卻似乎變成了另一個人的眼睛,所以會禁不住去掠一掠散亂的髮絲,或整一整微皺的衣襟。讀者對作者,難免有所挑剔。」根據上文,下列敘述最接近文意的是: (110年四等考題)
(A)讀者難免挑剔作者的外貌裝容是否妥適合宜
(B)作品是讀者的鏡子,讓讀者得以省思與成長
(C)自我透過文字一分為二,內心難掩矛盾糾結
(D)作者會忍不住修改、潤飾自己所創作的字句。
33. 下列各組詞語,何者意思兩兩不同? (108年三等考題)
(A)恍然大悟/豁然開朗
(B)擲地有聲/大音希聲
(C)行雲流水/自然暢達
(D)軼群絕類/超凡脫俗。
34. 「接近溪谷時,大哥停了下來,指著地面乾枯的樹枝說:『這是熊爬樹折斷的。』我抱著『他怎麼知道』的疑問,察看附近的青剛櫟及臺灣雅楠的樹幹,果真發現黑熊的爪痕。即使我相信原住民生態知識的價值,但真正和它正面接觸時,我才發現,自己的邏輯和這近十年來所受的科學訓練,在這片依自然法則運作下的叢林,以及非科學、非主流範疇的大哥面前,正受著嚴苛的挑戰與考驗。」下列敘述,最接近文中「我」的想法的是: (110年四等考題)
(A)原住民的山林經驗充滿神祕性,迥異於科學訓練的系統化
(B)透過嚴格的學術訓練,可精準掌握依自然法則運作的叢林
(C)學術研究的方法與知識,可借助原住民經驗而得以調整修正
(D)叢林正面臨開發的嚴苛挑戰,保留原住民經驗是最好的救贖。
35.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種不起眼的動物叫吸血蝙蝠。它身體極小,卻是野馬的天敵。這種蝙蝠靠吸動物的血生存,它在攻擊野馬時,常附在馬腿上,用鋒利的牙齒極敏捷地刺破野馬的腿,然後用尖尖的嘴吸血。無論野馬怎麼蹦跳、狂奔,都無法驅逐這種蝙蝠。蝙蝠卻可以從容地吸附在野馬身上,直到吸飽吸足,才滿意地飛去,而野馬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無可奈何地死去。動物學家們在分析這一問題時,一致認為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遠不會讓野馬死去,野馬的死亡是它暴怒的習性和狂奔所致。」
下列選項,最符合上文旨意的是: (110年三等考題)
(A)天下無事,庸人自召
(B)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C)不忍小忿,自食其果
(D)稱薪而爨,避重就輕。
36. 「翻開旅行手記,在每一個陌生的異國城市,記載每一次的旅行經歷,從扉頁寫到末頁,而後回到生長的島國,手記不再像撕開包裝紙時那般的新,甚至沾染到咖啡或紅茶的汁液,一如旅行人的心也帶回些許生命的滄桑與疲倦。打開書桌上的燈,靜靜翻看手記裡走過的旅程,除了匆忙、潦草的文字還貼著某個美術館的門票,某個城市機場稅,一場歌劇的入場券等等……。好像長長的夢,卻是真正走過。」根據本文,下列選項何者不屬於作者「手記」收藏的範圍? (107年四等考題)
(A)咖啡的汁液
(B)美好的記憶
(C)美術館門票
(D)奧妙的夢境。
37. 下列各文句的解說,何者錯誤? (109年四等考題)
(A)「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比喻賢才不受重用,小人竊據高位
(B)「舟覆乃見善游,馬奔乃見良御」:比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C)「榮寵旁邊辱等待,困窮背後福相隨」:意謂物極必反、禍福相倚
(D)「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諷刺人們行事多虎頭蛇尾,無法有始有終。
38. 「《易》曰:『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鮮不及矣。』是故德不稱其任,其禍必酷;能不稱其位,其殃必大。」(王符《潛夫論.忠貴》)依據上下文意,空格處最適合填入的文句是: (106年三等考題)
(A)見短而識淺
(B)力少而任重
(C)心高而氣傲
(D)才秀而人微。
39. 孔子之去齊,接淅而行。去魯,曰:「遲遲吾行也。」去父母國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處而處,可以仕而仕,孔子也。(《孟子.萬章下》)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06年四等考題)
(A)去齊,指離開齊國
(B)遲遲吾行,指不忍離去
(C)接淅而行,接淅是撈起正在淘洗的米,瀝乾水;形容離去時動作緩慢
(D)「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處而處,可以仕而仕」;孟子認為孔子是最合時宜之人。
40. 大家正在就這個問題交換意見,我不贊成A也不贊成B,可是當我對贊成A結論的人說:「你是不是可以說一下,你得到這個結論的思考過程?」對方說:「那你就是贊成B嘍。」(改寫自蔣勳《孤獨六講》)根據這段文字,作者認為「對方」會有如此反應的原因是: (103年四等考題)
(A)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B)不是朋友,就是敵人
(C)預設立場,省略思辨
(D)遭到駁斥,惱羞成怒。
41. 下列「 」中的語詞使用,何者最恰當? (106年三等考題)
(A)貴公司聲譽遠播四海,「潭第康寧」,前途未可限量
(B)足下鵬程聿展,扶搖直上;弟則「廁身杏林」,謬充教席
(C)弟信手塗鴉,今積稿十篇,願效「毛遂自薦」,曲加斧正,曷勝企幸
(D)家姊歸國半年,旋即步入婚姻,「主持中饋」,益形忙碌,略無進修時間。
42. 下列那一個文句沒有描寫到月光? (99年三等考題)
(A)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B)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
(C)碧知湖外草,紅見海東雲
(D)玉露團清影,銀河沒半輪。
43. 為了體驗自然,閱讀許多生態環保的書,對大地多了一些新的體認,大自然的一景一物,不是用來私有,而是瀏覽的。童年養貓、養狗、養鳥、養野兔、養野猴子、養山豬的我,再也不喜歡這些玩意兒,在生態專家的眼中,所有以「籠」伺候的養育法,都是非人道的。本文與《莊子.養生主》那句話的意思最為相近? (107年四等考題)
(A)庖丁為文惠君解牛
(B)(澤雉)神雖王,不善也
(C)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D)老聃死,秦失弔之,三號而出。
44. 安迪.沃荷被譽為「二十世紀最有名的畫家」。他的大部分畫作取自現實題材,「普普藝術大師」的稱號於焉誕生。許多人鄙夷他、質疑他,認為他把藝術的層次降低了;然而,人們仍舊無法忽視他的藝術成就。他的表現,使原本精緻高貴、專屬上流社會的品味,變成了人人可懂、販夫走卒皆可佇足圍觀的格調。更重要的是,藝術也可以創造大量財富。下列關於安迪.沃荷的敘述,何者錯誤? (106年四等考題)
(A)安迪.沃荷使藝術欣賞由小眾的轉變為大眾的
(B)安迪.沃荷的成功,使人們相信多元價值的可能
(C)安迪.沃荷生前即以其普普藝術賺進大把鈔票,迥異於許多生前清寒身後榮耀的畫家,顯得與眾不同
(D)安迪.沃荷以通俗題材入畫,許多人認為他把藝術的層次降低,不屑買他的畫作,所以他的畫作有行無市。
45. 「關於藝術,畢卡索說了兩句名言,一句是『藝術是一種謊言,但卻能讓我們了解真相』,另一句是『對我而言,一幅畫就是破壞的總和』;他怎麼可能呆笨到『如實呈現眼睛所看到的東西』呢?他的變臉畫風雖得自於非洲藝術,但卻也是對非洲藝術的『破壞』。他畫一個人,就是有意地『破壞』那個人的臉形,因為破而後能立,他要建立的是『心靈的真實』,而非『眼見的真實』。我相信,藝術不是『對自然的模仿』,而是『對自然的破壞』,偉大的畫家是引導我們用『另一種眼睛』(心靈之眼)觀看這個世界的人。」(王溢嘉〈畢卡索要變臉〉)文中認為畢卡索以破壞的方式去畫一個人的臉,目的何在? (101年四等考題)
(A)展示非洲藝術的特質
(B)破壞藝術原則以求奇
(C)表現人物的內在心靈
(D)模仿大自然的不規則。
46. 世界各國時有不肖人士,藉由宗教形式欺騙他人「盲信」而從中獲利,甚至因此造成許多社會案件。然而過去古人也記錄了類似的歷史事件。下列古人的文章,何者未批評「盲信」的行為? (106年三等考題)
(A)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後決大事,非以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為文,而百姓以為神。以為文則吉,以為神則凶也(《荀子.天論篇第十七》)
(B)鱷魚有知,其聽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鯨鵬之大,蝦蟹之細,無不容歸,以生以食,鱷魚朝發而夕至也。今與鱷魚約:盡三日,其率醜類南徙於海,以避天子之命吏(韓愈〈祭鱷魚文〉)
(C)鄭之盜,有入樊侯廟刳神像之腹者。既而大風雨雹,近鄭之田,麥苗皆死。人咸駭曰:「侯怒而為之也。」……然當盜之倳刃腹中,獨不能保其心腹腎腸哉?而反貽怒於無罪之民,以騁其恣睢,何哉?(歐陽修〈樊侯廟災記〉)
(D)西門豹顧曰:「巫嫗、三老不來還,奈之何?」欲復使廷掾與豪長者一人入趣之。皆叩頭,叩頭且破,額血流地,色如死灰。西門豹曰:「諾,且留待之須臾。」須臾,豹曰:「廷掾起矣。狀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罷去歸矣。」鄴吏民大驚恐,從是以後,不敢復言為河伯娶婦(〈西門豹治鄴〉選自《史記.滑稽列傳》)。
47. 下列楹聯,何者適用於武聖關公廟? (109年四等考題)
(A)若不回頭,誰替你救苦救難;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
(B)善報惡報遲報速報終須有應報;天知地知子知我知何謂無人知
(C)清夜讀春秋,一點燭光燦今古;孤州伐吳魏,千秋浩氣貫乾坤
(D)集群聖之大成,振玉聲金,道通中外;立萬世之師表,存神過化,德合乾坤。
48. 「有自信的老闆不喜歡唯唯諾諾的員工,因為這樣的員工不能提供不同的想法;他也不會喜歡傲慢的部屬,因為他們常惹是生非。員工最喜歡的老闆,也是有自信的老闆,因為他不需要用凶狠來維持權威。」下列選項,何者最符合文中所描述「有自信的老闆」? (107年三等考題)
(A)身先士卒,賞罰分明
(B)兢兢業業,勇於突破
(C)術業專精,心態開放
(D)洞燭機先,有守有為。
49. 卞莊子欲刺虎,館豎子止之,曰:「兩虎方且食牛,食甘必爭,爭則必 , 則大者傷,小者死,從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卞莊子以為然,立須之。有頃,兩虎果 ,大者傷,小者死。莊子從傷者而刺之,一舉果有雙虎之功。(《史記.張儀列傳》)
下列選項,最符合本文意旨的是: (109年四等考題)
(A)借花獻佛,一舉兩得
(B)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C)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D)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50. 「所謂『線性關係』是指在同一個個體中,會有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變化。如果能跳出『線性關係』的侷限,可以使我們對人生產生更圓融的看法。譬如一般人看一根木柴燒成灰燼,會認為木柴在先,灰燼在後。但是,我們不要以為『後來的灰燼』就是『以前的木柴』,意即木柴就是木柴,灰燼就是灰燼,因為每一個剎那都是獨立的,都是『無盡的現在』。」根據上文,下列選項何者並非「線性關係」? (107年三等考題)
(A)清水凝結成冰
(B)少女變成老婦
(C)父母孕育子女
(D)種子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