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最新消息
線上論壇
考古題
常見問題
帳號申請
忘記密碼
題庫分類
公職考試
鐵路特考
高普考
初等五等
地方特考(三、四等)
一般/警察特考
司法特考
移民特考
關務特考
民航特考
調查局
海巡特考
稅務特考/國稅局約僱人員
身障特考
外交特考
機關就業
經濟部國營事業聯合招考
臺鐵公司
捷運公司
台電新進雇員
自來水公司評價人員
中油公司
中鋼公司
中華郵政
中華電信
臺灣菸酒
臺灣港務
臺鐵營運人員
農會
漁會
農田水利
環保局清潔隊員、稽查員
公路監理
台糖
臺北自來水
經濟部工業局
公幼教保人員
證券類
證券商業務員
證券商高級業務員
期貨商業務員
投信投顧業務員
企業內部控制
股務人員
票券商業務員
證券分析師
金融市場常識與職業道德
債券人員
銀行類
NEW!!! 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資格測驗
金融人員基礎學科測驗(FIT)
金融科技力知識證照
理財規劃人員證照
信託業務人員證照
銀行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證照(一般金融)
初階授信人員證照
初階外匯人員證照
銀行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證照(消費金融)
公民銀行招考(一般金融組)
公民銀行招考(共同科目)
公民銀行招考(儲備人員)
公民銀行招考(工員)
證照類
導遊領隊人員
不動產經紀人
地政士
消防設備人員
門市服務丙級技術士
保險類
投資型保險業務員
人身保險代理人
財產保險經紀人
財會類
記帳士
會計事務技術士乙級
中小企財務人員
會計事務技術士丙級
國貿類
國貿業務技術士乙級
國貿大會考
國貿業務技術士丙級
專責報關人員
兩岸暨東協經貿商務人才
升學考試
警專正期班
四技二專
升大分科測驗
模擬考試
警專正期班第36期線上模擬考試(完整版)
警專考試能力測驗分析
軍事考試
軍事考試
地方特考(三、四等) » ☆考前最後衝刺☆ 歷屆試題隨機成卷,打破備考慣性 » 試題 » 國文(三、四等) » (收錄99年~110年歷屆試題,每次隨機抽取50題)
單選題
每題2分
1. 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問一言輒酬數百,責其指歸,或無要會。鄴下諺云:『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此段文意以下列成語形容,何者最恰當? (105年三等考題)
(A)長篇累牘
(B)一字千金
(C)融會貫通
(D)騎驢覓驢。
2. 《莊子.至樂》:「昔者海鳥止于魯郊,魯侯御而觴之於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下列敘述最合乎文意的是: (106年四等考題)
(A)奏九韶音樂,致鳥因憂悲而卒
(B)具太牢膳食,致鳥因眩視而亡
(C)魯侯養于廟,致鳥不敢食、不敢飲
(D)魯侯不解海鳥習性,致鳥三日而死。
3. 下列各組詞語,意義相同的是: (105年四等考題)
(A)結髮/結草
(B)黃髮/黃口
(C)左遷/左降
(D)東宮/東道。
4. 東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辛苦無此比,常有好容顏。我欲觀其人,晨去越河關。青松來路生,白雲宿簷端。知我故來意,取琴為我彈。上絃驚別鶴,下絃操孤鸞。願留就君住,從今至歲寒。下列何者最接近詩中旨意? (104年三等考題)
(A)對知音的渴慕之情
(B)對窮士的憐憫之情
(C)對琴藝的讚賞之情
(D)對自然的感悟之情。
5. 狙氏子不得父術,而得雞之性焉。其畜養者,冠距不舉,毛羽不彰,兀然若無飲啄意。洎見敵,則他雞之雄也;伺晨,則他雞之先也,故謂之天雞。狙氏子死,傳其術於子焉。乃反先人之道,非毛羽彩錯嘴距銛利者,不與其棲。無復向時伺晨之儔,見敵之勇,峨冠高步,飲啄而已。吁!道之壞也,有是夫!(羅隱《讒書》)依據上文,狙氏子所飼雞隻的特徵是: (107年三等考題)
(A)身形魁梧,制敵機先
(B)其貌不揚,實則雄武
(C)威武不屈,氣定神閒
(D)外表剛勇,色厲內荏。
6. 西元1982 年在甘肅甘谷毛家坪曾經發掘過一批秦人墓葬,時代自西周早期至戰國初期。這批墓葬的隨葬陶器形態和組合與周人十分相似,葬式卻完全不同,但其文化面貌也與西戎沒有相近之處。西元2011 年,考古學家又發掘了甘肅清水李崖遺址,時代自西周早期至晚期,其中包括許多秦人墓葬。這批墓葬的隨葬陶器、葬式都帶有明顯的殷商風格。從這些發現來看,早期秦人文化「 」。根據上文,「 」的結論應是: (106年三等考題)
(A)是以商文化為基礎,並結合西戎文化
(B)是以周文化為基礎,少量融合商文化
(C)與西戎關係不大,與商文化關係密切
(D)與西戎關係不大,與周文化關係密切。
7. 南頓張助於田中種禾,見李核,欲持去,顧見空桑,中有土,因植種,以餘漿溉灌。後人見桑中反復生李,轉相告語。有病目痛者,息陰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謝以一豚。」目痛小疾,亦行自愈。眾犬吠聲,盲者得視,遠近翕赫,其下車騎常數千百,酒肉滂沱。間一歲餘,張助遠出來還,見之,驚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種耳。」因就斫之。(干寶《搜神記》)根據上文,下列選項何者最符合文意? (108年三等考題)
(A)李君有靈,果真治癒目痛者眼疾
(B)李樹四周,眾犬圍繞,吠聲四起
(C)張助種植李樹原是無心插柳之舉
(D)張助見眾人膜拜,刻意保護李樹。
8. 「我們好像走江湖賣藝的人,每到一處,凡不急需用的物件,概不打開包裹,以便一有警又要撤退,不用再費事打包。我沒有度過游牧生活,諒想他們的生活一定還要簡單。我睡過各式各種?,現在看來幾塊木板拼起來的和彈簧的完全一樣,甚至明天睡什麼也不用關心,因為明天的也不一定是睡定不換的。一切聽天主的安排就是了。我已經對任何物件缺少了佔有心,尤其是珍貴物品。珍貴物品多數沒有什麼用處,不能久享,反有患失和拋棄的痛苦,不如沒有。」根據本文,可知作者體會的人生感受是: (104年四等考題)
(A)及時行樂
(B)剖腹藏珠
(C)不役於物
(D)人窮志短。
9. 某木器工廠開業,若欲致贈匾額慶賀,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慶賀用語的是: (102年三等考題)
(A)鐵畫銀鉤
(B)輝增堂構
(C)椿萱並茂
(D)輸巧婁明。
10. 「翻開旅行手記,在每一個陌生的異國城市,記載每一次的旅行經歷,從扉頁寫到末頁,而後回到生長的島國,手記不再像撕開包裝紙時那般的新,甚至沾染到咖啡或紅茶的汁液,一如旅行人的心也帶回些許生命的滄桑與疲倦。打開書桌上的燈,靜靜翻看手記裡走過的旅程,除了匆忙、潦草的文字還貼著某個美術館的門票,某個城市機場稅,一場歌劇的入場券等等……。好像長長的夢,卻是真正走過。」根據本文,下列選項何者不屬於作者「手記」收藏的範圍? (107年四等考題)
(A)咖啡的汁液
(B)美好的記憶
(C)美術館門票
(D)奧妙的夢境。
11. 安迪.沃荷被譽為「二十世紀最有名的畫家」。他的大部分畫作取自現實題材,「普普藝術大師」的稱號於焉誕生。許多人鄙夷他、質疑他,認為他把藝術的層次降低了;然而,人們仍舊無法忽視他的藝術成就。他的表現,使原本精緻高貴、專屬上流社會的品味,變成了人人可懂、販夫走卒皆可佇足圍觀的格調。更重要的是,藝術也可以創造大量財富。下列關於安迪.沃荷的敘述,何者錯誤? (106年四等考題)
(A)安迪.沃荷使藝術欣賞由小眾的轉變為大眾的
(B)安迪.沃荷的成功,使人們相信多元價值的可能
(C)安迪.沃荷生前即以其普普藝術賺進大把鈔票,迥異於許多生前清寒身後榮耀的畫家,顯得與眾不同
(D)安迪.沃荷以通俗題材入畫,許多人認為他把藝術的層次降低,不屑買他的畫作,所以他的畫作有行無市。
12. 對立思維在語文中經常出現,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下列選項何者不屬於此種思維? (106年三等考題)
(A)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B)憂勞所以興國,逸豫適足亡身
(C)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D)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13. 「大多數的遊客,都覺得自己是隱形的,只是個過客。不過,達達的馬蹄卻常常留下了難以回復的錯誤。觀光產業已成為當代全球化衝擊最大的力量之一。一邊是旅遊國追求經濟利益的動力,另一邊則是付錢消費、希望獲得道地體驗的遊客們。看似歡樂的現代旅遊,卻步步隱含著矛盾與衝突。當旅遊書多收錄了一個觀光景點,那裡的土地與人民也被旅行者改變。」文中「達達的馬蹄卻常常留下了難以回復的錯誤」意謂: (108年三等考題)
(A)過多的人潮必然使觀光景區的服務品質下降
(B)匆匆來去總是難以在觀光景區體驗在地生活
(C)遊客自視甚高往往對觀光景區形成重大威脅
(D)旅遊業常造成觀光景區人文與自然生態丕變。
14. 下列「 」中的語詞使用,何者最恰當? (106年三等考題)
(A)貴公司聲譽遠播四海,「潭第康寧」,前途未可限量
(B)足下鵬程聿展,扶搖直上;弟則「廁身杏林」,謬充教席
(C)弟信手塗鴉,今積稿十篇,願效「毛遂自薦」,曲加斧正,曷勝企幸
(D)家姊歸國半年,旋即步入婚姻,「主持中饋」,益形忙碌,略無進修時間。
15.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短歌行〉)根據上文,下列選項敘述何者錯誤? (102年四等考題)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表達出曹操對於賢才之渴求
(B)「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言月之不可掇,猶憂之不可絕也
(C)「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是指亂世中的賢才在努力尋找他們的歸棲之所
(D)「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是指在打獵的場合,滿載而歸,眾人歡欣慶祝之景。
16. 世界各國時有不肖人士,藉由宗教形式欺騙他人「盲信」而從中獲利,甚至因此造成許多社會案件。然而過去古人也記錄了類似的歷史事件。下列古人的文章,何者未批評「盲信」的行為? (106年三等考題)
(A)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後決大事,非以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為文,而百姓以為神。以為文則吉,以為神則凶也(《荀子.天論篇第十七》)
(B)鱷魚有知,其聽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鯨鵬之大,蝦蟹之細,無不容歸,以生以食,鱷魚朝發而夕至也。今與鱷魚約:盡三日,其率醜類南徙於海,以避天子之命吏(韓愈〈祭鱷魚文〉)
(C)鄭之盜,有入樊侯廟刳神像之腹者。既而大風雨雹,近鄭之田,麥苗皆死。人咸駭曰:「侯怒而為之也。」……然當盜之倳刃腹中,獨不能保其心腹腎腸哉?而反貽怒於無罪之民,以騁其恣睢,何哉?(歐陽修〈樊侯廟災記〉)
(D)西門豹顧曰:「巫嫗、三老不來還,奈之何?」欲復使廷掾與豪長者一人入趣之。皆叩頭,叩頭且破,額血流地,色如死灰。西門豹曰:「諾,且留待之須臾。」須臾,豹曰:「廷掾起矣。狀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罷去歸矣。」鄴吏民大驚恐,從是以後,不敢復言為河伯娶婦(〈西門豹治鄴〉選自《史記.滑稽列傳》)。
17. 「耶魯大學不斷投入資金,支持各種學生社團和競賽,特別是演講和辯論,從中發掘具有領導潛力的人才,同時,也重視學生與當地社區的互動。耶魯過去一向認為紐哈芬像個討厭的窮親戚,直到近幾年才改變態度。耶魯學生在醫院、學校、老人院擔任義工的占百分之八十以上。他們認為,紐哈芬雖然讓人生畏,卻也使他們認識現代社會的問題。」依據上文,最符合耶魯大學教育方針的是: (108年三等考題)
(A)既注重學生領導能力的培育,也鼓勵學生走入社區
(B)調整原本的培育菁英路線,轉而注重發揮社會責任
(C)透過與社區的多元合作,充實支持學生活動的資金
(D)將義工服務納入必修課程,化解社區與學校的衝突。
18. 孟孫獵而得麑,使秦西巴持歸烹之,麑母隨之而?。秦西巴弗忍,縱而予之。孟孫歸,求麑安在,秦西巴對曰:「其母隨而?,臣誠不忍,竊縱而予之。」孟孫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於君,今以為子傅,何也?」孟孫曰:「夫一麑而不忍,又何況於人乎!」(《淮南子‧ 人間》)孟孫讓秦西巴擔任其子的老師,主要是因為秦西巴的何種特點? (108年三等考題)
(A)堅持主張
(B)知過能改
(C)富同情心
(D)含垢忍恥。
19. 《列子.天瑞》:「天地無全功,聖人無全能,萬物無全用。故天職生覆,地職形載,聖職教化,物職所宜。」根據上文,下列選項最符合意旨的是: (109年四等考題)
(A)恪守本分,各盡其職
(B)天賦性命,雨露均霑
(C)命受於天,順乎自然
(D)上天下地,無所不能。
20. 「炎夏之時,父親一身休閒短褲、汗衫,凌亂的髮際、衣領、褲腰、鞋面沾滿了刺鼻辛香的木屑,滿面油光顯現疲倦和狼狽,然而他只是大汗涔涔地思考著,面對形色各異的空間樣貌,籌想更為華麗、優雅、舒適的可能。他替它們一一上妝、打理門面,賦予煥然一新的膚質。每次填寫個人資料中的父親職業一欄,我總天人交戰,巴不得替他虛擬一個假的身份,轉念察覺身為知識份子的傲慢,感到可笑又可悲,只好誠實地寫下『木工』二字。面對其他同學的父親職稱,或教授或律師或醫師或公務員云云,我是否對於自己矮人一截的父親,感到隱然的羞赧?我竟然那麼樣的可恥。……我決定,今後在父親的職業欄填上『藝術家』。父親不是普通的木工,他是個了不起的一流藝術家,光憑他那替房子脫胎換骨的一身本領,便已足夠在光陰的皺褶裡,駐留晴朗的刻痕。我深信。」下列敘述,何者最符合作者對父親情感的轉變? (108年四等考題)
(A)捏造父親的職稱以掩飾自卑
(B)無法擺脫職業有貴賤的迷思
(C)最終發現父親職業值得敬重
(D)對父親敬重來自職稱的改變。
21. 「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元.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根據上文意涵,下列何者正確? (107年四等考題)
(A)作者感嘆楚漢相爭,項羽落敗
(B)作者為水災過後,百姓受苦,感到不忍
(C)作者弔古傷今,感嘆政權交替,戰火蹂躪
(D)作者面臨國破家亡,報效無門,感到傷心。
22. 下列各文句的解說,何者錯誤? (109年四等考題)
(A)「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比喻賢才不受重用,小人竊據高位
(B)「舟覆乃見善游,馬奔乃見良御」:比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C)「榮寵旁邊辱等待,困窮背後福相隨」:意謂物極必反、禍福相倚
(D)「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諷刺人們行事多虎頭蛇尾,無法有始有終。
23. 「成功的藝術品不僅具有歷史性,同時也具有開放性。它隨著時代,隨著讀者觀眾而不斷更新,不斷展示出新的意味。」
下列選項,何者最接近本文意旨? (109年四等考題)
(A)放寬觀眾詮釋空間的限制能提高藝術品的水準
(B)年代久遠的藝術品價高的原因在於累積新意味
(C)成功的藝術品不斷在觀眾的閱讀中展現新生命
(D)開放性與歷史性對藝術品的成功與否缺一不可。
24. 下列關於先秦諸子思想的描述,正確的是: (105年四等考題)
(A)孔子重視自然人性的根本和發展,故云:「食色,性也。」
(B)荀子主張人性本惡,必藉教育改善,故云:「化性起偽。」
(C)莊子認為文字是傳達真理途徑,故云:「文所以載道也。」
(D)墨子提倡人民必須有基本財產,故云:「有恆產者有恆心。」。
25. 許多日子以前的某些時候,我常自以為已無法再感受歡愉的滋味了,……,並認為此生將這樣地在忿懣裡走著、咳嗽、老去。這時,雷雨聲中的恬靜裡,我卻已曉得,我不應該因為過去通過歪扭的媒介走入世界就變得落寞。當天地間萬物貫注於生長的時候,似乎其他的什麼都不值得怨恨和記掛了,最該珍視的是自己的完整。因此,我開始自覺得如此溫柔,如此強健,如此地神。依據上文,作者開始感覺到自己溫柔強健,主要是因為: (106年三等考題)
(A)雷雨聲的震懾效果
(B)悔悟過去受到歪曲的媒介影響
(C)明瞭自己過失,此生不該怨恨記掛別的事物
(D)天地萬物生生不息,此心因而興起無限生機。
26. 「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下列敘述,何者與上文旨意最相近? (105年三等考題)
(A)為政者應體察民情,借力使力
(B)公務員應居安思危,不可好逸惡勞
(C)上位者應知人善任,不宜過度干預
(D)執法者應謀定後動,一舉殲滅非法活動。
27. 下列關於「章回小說」的敘述,正確的是: (99年三等考題)
(A)章回小說是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主要形式,特點是分回標目,故事連接
(B)每回故事開始之前標有回目,從回目可窺見作者對故事的批評
(C)《老殘遊記》與《西遊記》同為遊記類型,是將實際遊歷經驗鋪陳編排而成
(D)章回小說的四大奇書指的是:《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儒林外史》。
28. 「甚至於伸個懶腰,打個呵欠/都要危及四壁與天花板的/匐伏在這低矮如鷄塒的小屋裏/我的委屈著實大了/因為我老是夢見直立起來/如一參天的古木。」(紀弦〈現實〉)對上文之闡釋,下列最適切的選項是: (103年四等考題)
(A)此詩表現的是理想與現實的衝突
(B)此詩旨在鋪敘現實中身居陋室之苦楚
(C)詩人只能消極地在睡夢中,接受無情現實
(D)詩人對於禁錮生命之嚴峻現實,完全認命。
29. 下述「楹聯」與「行業」配合完全正確的選項是:甲:無慮風雲多不測,何愁水火太無情──保險業;乙:烹雪應憑陶學士,辨泉好待陸仙人──中藥店;丙:從此談心有捷徑,何須握手始言歡──電信業;丁:因知緩急人常有,豈可權衡我獨無──典當業;戊:還我廬山真面目,愛她秋水舊風采──醫美業 (104年四等考題)
(A)甲乙丙
(B)甲丙丁
(C)乙丙丁戊
(D)甲丙丁戊。
30. 鍾馗專好吃鬼。其妹與他做生日,寫禮帖云:「酒一尊,鬼兩個,送與哥哥做點剁。哥哥若嫌禮物少,連挑擔的是三個。」鍾馗看畢,命人將三個鬼俱送庖人烹之。擔上鬼看挑擔者曰:「我們死是本等,你如何挑這個擔子?」(《笑贊》)根據上文,若給挑擔者一句忠告,下列選項的敘述,何者最為貼切? (108年四等考題)
(A)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何則?知與不知也
(B)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禍福相依,焉知非福
(C)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何必為人作嫁
(D)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31. 《博物志》:「孔子東遊,見二小兒辯鬥。問其故,一小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小兒曰:『以日出而遠,而日中時近。』一小兒曰:『日初出時大如車蓋,及日中時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大者近乎?』一小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中而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根據本文,兩小兒之間的爭議突顯出: (104年四等考題)
(A)少見多怪
(B)敝帚自珍
(C)瞎子摸象
(D)少不更事。
32. 齊桓公飲酒醉,遺其冠,恥之,三日不朝。管仲曰:「此有國之恥也,公胡其不雪之以政?」公曰:「胡其善。」因發倉囷賜貧窮;論囹圄出薄罪。處三日而民歌之曰:「公胡不復遺其冠!」或曰:管仲雪桓公之恥於小人,而生桓公之恥於君子矣。使桓公發倉囷而賜貧窮,論囹圄而出薄罪,非義也,不可以雪恥;使之而義也。桓公宿義,須遺冠而後行之,則是桓公行義非為遺冠也?是雖雪遺冠之恥於小人,而亦生遺義之恥於君子矣。(《韓非子.難二》)閱讀上文選出下列對齊桓公最適當的描述: (103年四等考題)
(A)君子過則勿憚改
(B)反身而誠,強恕而行
(C)沽名干譽,適得其反
(D)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
33. 下列文句畫底線處的成語運用,正確的選項是: (100年三等考題)
(A)有關解決公務難題的要訣,同事間應該私相授受,以免機密外洩
(B)他明白時間如江河日下般一去不返,因此特別認真,並把握各種機會
(C)他常隱身幕後為人捉刀,所以你可能沒聽過他的名字,卻讀過他的文章
(D)走了一個多小時,我們終於抵達溪水上游的瀑布,欣賞到巧奪天工的自然美景。
34. 「三千年!人生的小永恆。一枝嫩芽成長為如今的參天巨樹。想當初,細小的種子方破土萌芽,商湯王或已弔民伐罪,希伯萊王國尚未建立,人類文明,猶是剛出生的嬰兒,世界單純而稚拙。然而,不過是幾番滄海桑田、幾番盛亡興衰、幾番春雲秋夢,才一眨眼,三千年時光竟洶湧而過,千堆雪騰空捲起,淘盡舊有一切,人間,早已是另番面目。」上文作者仰望神木,感嘆時代興衰,化用了下列何句以呼應歷史? (110年四等考題)
(A)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B)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C)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D)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35. 「對於出版社也好,新聞記者也好,責任編輯也好,不能只顧眼前,也應該講一點職業道德。法律應該是公正而周到的,但不應忘記高於法律的還有道德準則,它的價值,它的力量,會更高更大,它需要通過作品來體現,更要以文化人的自我鑄造來換取。因為崇高的理想,凝重的節操和博大精深的科學、超凡脫俗的藝術,均具有非商業化的特質。強求人類的文化精粹,去符合某種市場規則,會使科學和文藝『市儈化』,喪失真正進步的可能與希望。」
依據上文,作者認為從事文化、傳播工作者,應有何自我期許? (109年三等考題)
(A)恢復傳統道德,創造理想世界
(B)培養道德情操,提升文化品味
(C)講求職業道德,堅持應有理念
(D)提高商業道德,促進社會和諧。
36. 下列那一個選項裡的詩境,是描寫少女對鏡的情境? (99年三等考題)
(A)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B)朱顏辭鏡去,當春頗愁寂
(C)滿鏡悲華髮,空山寄此身
(D)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37. 下列四句分屬兩副對聯,請依文意與對聯的一般原則,選出正確的選項:a.做事當思利及人;b.立身要與古人爭;c.行事莫將天理錯;d.修身豈為名傳世。 (100年三等考題)
(A)「b.,c.」為一聯;「a.,d.」為一聯
(B)「c.,b.」為一聯;「d.,a.」為一聯
(C)「b.,d.」為一聯;「a.,c.」為一聯
(D)「d.,b.」為一聯;「c.,a.」為一聯。
38. 下列詩文所述與其他選項差異最大的是那一選項? (103年四等考題)
(A)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B)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
(C)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D)自去自來人不知,歸時常對空山月。
39. 「接近溪谷時,大哥停了下來,指著地面乾枯的樹枝說:『這是熊爬樹折斷的。』我抱著『他怎麼知道』的疑問,察看附近的青剛櫟及臺灣雅楠的樹幹,果真發現黑熊的爪痕。即使我相信原住民生態知識的價值,但真正和它正面接觸時,我才發現,自己的邏輯和這近十年來所受的科學訓練,在這片依自然法則運作下的叢林,以及非科學、非主流範疇的大哥面前,正受著嚴苛的挑戰與考驗。」下列敘述,最接近文中「我」的想法的是: (110年四等考題)
(A)原住民的山林經驗充滿神祕性,迥異於科學訓練的系統化
(B)透過嚴格的學術訓練,可精準掌握依自然法則運作的叢林
(C)學術研究的方法與知識,可借助原住民經驗而得以調整修正
(D)叢林正面臨開發的嚴苛挑戰,保留原住民經驗是最好的救贖。
40. 〈介之推不言祿〉:「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義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下列選項中之「上下」,何者與本文中「上下」意義相同? (103年四等考題)
(A)昔州黎上下其手,楚國之法遂差
(B)將氾氾若水中之鳧乎?與波上下偷以全吾軀乎
(C)主無驕肆之怒,臣無氂纓之請,上下相安,率禮從道
(D)有張籍者,年長於翺,而亦學於僕,其文與翺相上下。
41. 「同樣二十四小時,對於時間的感知每個人卻不相當:小鎮的老人用十分鐘過一條窄街,同時間,都市的運將開著火戰車似的計程車衝到天那一方;紐約華爾街股市幾分鐘一個人生,而湄南河沿岸的人們用手肘撐著下巴,就這樣盯著長舢舨來來去去過一天。時間果然能屈能伸-不然為什麼快樂總是像放煙火,而老人家總抱怨『一暝落落長』。」下列選項,何者最接近上文旨意? (108年四等考題)
(A)等待的時間中,讓人感覺游移
(B)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C)寒暑有代謝,時間卻永恆持續
(D)主觀情境讓時間長短形成相對。
42.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於世而後死。死三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挂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傳杜太守事者,仿佛晉武都守李仲文、廣州守馮孝將兒女事。予稍為更而演之。至於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漢睢陽王收拷談生也。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邪?(湯顯祖《牡丹亭記.題辭》)根據上文,下列不符合作者撰文旨意的選項是: (105年三等考題)
(A)文中讚揚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情愛至深,甚至可超越生死界限
(B)活著不能為情而死,死了不能為情復生,都不算愛到最高點
(C)認同世人以常理推斷,以為死而復生之事是荒誕不經的說法
相
(D)認為薦枕成親、挂冠為密是受限於傳統男女結合的膚淺看法。
43. 〈養生主〉:「老聃死,秦失弔之,三號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則弔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弔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懸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05年三等考題)
(A)秦失認為根本不必為老聃辦喪禮
(B)秦失認為老聃之死是順應天命,故不必過度傷心
(C)秦失不了解老聃,所以不是真心為老聃之死感到難過
(D)秦失認為參加弔喪儀式,應哀痛哭泣,以表達對死者之感情。
44. 下列各組文句「」內字義相同的是: (99年三等考題)
(A)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論語.子張》)/追「亡」逐北,伏屍百萬(賈誼〈過秦論〉)
(B)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李密〈陳情表〉)/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衛靈公》)
(C)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孟子.離婁》)/「放」於利而行,多怨(《論語.里仁》)
(D)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左傳》)/南北百里,東西一「舍」(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45. 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這闋詞表達的情感最接近下列何者? (101年四等考題)
(A)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B)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C)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D)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緲邈,歸思難收。
46. 閱讀下詩,選出符合作者觀點的選項:小勇憑勇氣,大勇尚智謀。荊卿屠狗爾,翻與虎狼仇。覆燕不足惜,終負於期頭。至今易水上,悲風常颼颼。咄哉張子房,乃欲效其尤;(吳鋐堂〈詠史〉) (100年三等考題)
(A)肯定張良,但對荊軻不以為然
(B)肯定荊軻,但對張良不以為然
(C)對荊軻、張良的作法都給予肯定
(D)對荊軻、張良的作法都不以為然。
47. 杜甫〈贈衛八處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所謂「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其情境與下列何者相近? (102年三等考題)
(A)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
(B)落葉他鄉樹,寒燈燭夜人
(C)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D)今宵賸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48. 下列文句的成語使用,何者不正確? (102年三等考題)
(A)這場宴會菜餚豐盛,「兔死狗烹」,充分顯現主人待客的誠意
(B)這可是別人的慶功宴,他居然講這麼殺風景的話,簡直是「焚琴煮鶴」
(C)公司用人必須適才適所,若是「牛鼎烹雞」,大材小用,是留不住人才的
(D)獲知女兒得獎的消息,他們連忙「殺雞炊黍」,熱情款待前來道賀的賓客。
49. 張季鷹縱任不拘,時人號為「江東步兵」。或謂之曰:「卿乃可縱適一時,獨不為身後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即時一杯酒!」(《世說新語‧ 任誕》)張季鷹主要想傳達的是: (110年四等考題)
(A)名聲的重要與立德立功的實踐
(B)心靈的自由與享受當下的可貴
(C)夢想的珍貴與築夢踏實的必要
(D)放縱的自在與杯酒愉悅的難得。
50. 下列文句中成語的使用,何者正確? (103年三等考題)
(A)考試前應做好萬全的準備,以免發生什麼「三長兩短」
(B)當結果公布的那一刻,竟「出乎意料」的出現了我的名字
(C)等待結果的時刻十分難熬,「緩不濟急」想知道答案
(D)應考時看到考卷上的題目真是令人「蠢蠢欲動」的想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