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凱因斯學派的IS-LM模型,在下列那一個情況下,IS曲線的斜率會愈平坦? (109年考題) 


2. 物價水準可被理性預期到,則反駁經濟波動可被貨幣成長率所驅動的理論是: (109年考題) 


3. 假設某市場的需求曲線為P=10-Q,供給曲線為P=2+Q,其中P、Q分別代表市場價格與數量。假若政府對生產者每單位產量課徵$2的從量稅,社會的無謂損失為何? (108年考題) 


4. 假設其他條件不變且政府的財政政策與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均有效。根據IS-LM模型,當政府增加投資支出且中央銀行買進債券時,可以確定在短期: (108年考題) 


5. 假設目前完全競爭市場處於短期均衡,下列有關個別廠商的短期利潤和生產者剩餘敘述,何者正確? (110年考題) 


6. 假設在外匯市場上,美元對新臺幣的匯率為1:30,若欲維持1:31的目標匯率,則: (110年考題) 


7. 梭羅剩餘(Solow’s residual)的定義,下列何者最符合? (110年考題) 


8. 令橫軸變數為實質GDP(Y),縱軸變數為利率(i)。在IS線右邊任一點的(Y, i)組合都意味著: (110年考題) 


9. 當二手車市場的供給存在良莠不齊情況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09年考題) 


10. 假設現行經濟處在資本-勞動比例低於長期穩定狀態黃金比例水準,則當生產力降低,會使資本-勞動比例(k)、每工作者之產出(y)與每工作者之消費,分別產生何種變化? (110年考題) 


11. 如果商品的價格增加20%,但需求量變化15%,則需求的價格彈性等於: (108年考題) 


12. 在一個小國裡,政府原先只允許一家廠商生產電視機,如果現在政府決定開放其他廠商生產電視機,則該市場的: (110年考題) 


13. 在完全競爭市場中,所有廠商因製程創新使得平均總成本下降,則: (108年考題) 


14. 政府針對冷氣廠商課徵每部3,000元的銷售稅,相對於沒有課稅的情況,政府課稅後,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09年考題) 


15. 已知甲對烏龍茶(X)與鐵觀音(Y)的效用函數為U(X, Y)=2X+4Y,乙對烏龍茶與鐵觀音的效用函數為U(X, Y)=3X+4Y。若有天兩人同時走進茶行買茶葉,而甲離開時只買了烏龍茶,則乙會買何種茶葉? (107年考題) 


16. 令橫軸變數為實質GDP,縱軸變數為利率。就IS-LM模型而言,下列關於IS線的敘述何者正確? (110年考題) 


17. 排隊名店供不應求,根據供需模型理應價格要上漲,但是通常這些名店並不因排隊人多而漲價。此情況下模型如何達到均衡? (107年考題) 


18. 市場失靈是政府介入市場運作的主要原因之一,下列那一現象屬於市場失靈? (109年考題) 


19.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07年考題) 


20. 物價上漲率之計算必須考慮: (110年考題) 


21. 假設甲國及乙國皆生產相同的兩項商品,請問在何種情況下,既沒有比較利益也沒有絕對利益的存在? (107年考題) 


22. 如果政府徵稅的目的是為了「寓禁於徵」,對下列那一種財貨徵稅效果較大? (107年考題) 


23. 下列何者不具有自動穩定(automatic stabilizer)通貨膨脹趨緩的效果? (109年考題) 


24. 隨經濟景氣變化所產生的失業為: (107年考題) 


25. 假設橫軸變數為實質GDP,縱軸變數為一般物價水準。根據IS-LM與AD-AS模型,當投資與貨幣需求對利率皆愈敏感時,在其他條件不變下,下列何者正確? (109年考題) 


26. 考慮下列兩項敘述:【1】儲蓄率愈高的國家,長期每人平均產出愈高【2】儲蓄率愈高的國家,長期每人平均產出的成長率愈高根據梭羅(Solow)模型,這兩項敘述正確的選項為何? (109年考題) 


27. 如果需求是具有彈性的,那麼下列何者正確? (110年考題) 


28. 在對一商品課從量稅之後,關於社會福利的變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09年考題) 


29. 假設可樂的市場需求曲線為Qd=20-2P,市場供給曲線為Qs=-7+P,其中P為可樂的價格,Qd為市場需求量,而Qs為市場供給量。假設政府設定價格上限(price ceiling)為8。在此價格上限,消費者剩餘為多少? (109年考題) 


30. 下列那些不是公共財的特性? (110年考題) 


31. 根據「效率工資理論」(the efficiency wage model),廠商會依據那一項原則來訂定實質工資水準? (108年考題) 


32. 假設廠商的成本函數為C(q)=20+3q,其中C為總成本,而q則為總產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10年考題) 


33. 下列有關完全競爭市場中個別廠商短期供給曲線的敘述,何者正確? (107年考題) 


34. 目前市場中有三家廠商進行寡占市場Cournot模型競爭(數量競爭,同時出招)。產品的需求函數為Q=40-P,其中Q為市場總產量、P則是市場價格。這三家廠商的成本函數都是C=20q,其中C為個別廠商的總成本,而q則為個別廠商的產量。下列三家廠商的產量組合中,那一組產量組合是Nash均衡? (108年考題) 


35. 甲國生產小麥與稻米的生產可能線如圖所示,在自給自足未開放國際貿易的情況下,於A點進行生產;在開放國際貿易後,生產點落在B點。甲國同時消費小麥與稻米。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10年考題) 


36. 紡紗廠向農民購進棉花1,000元,向電力公司購進電力200元,向其他企業購進其他物料300元,而後將棉花紡成棉紡售與織布廠,售價2,000元。則中間產品的價值為: (107年考題) 


37. 當政府採取預算平衡方式增加支出10億元時,若邊際消費傾向等於0.75,在其他條件不變下,則產出可增加: (108年考題) 


38. 下列何者不會影響一國之勞動參與率? (109年考題) 


39. 在其他條件不變情況下,廠商增加僱用員工使得它的邊際產量上升,則該廠商的: (110年考題) 


40. 決定公共財最適提供數量的條件為何? (109年考題) 


41. 有關乘數原理,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07年考題) 


42. 中央銀行較常使用公開市場操作來影響貨幣供給量,其理由為何? (109年考題) 


43. 有關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109年考題) 


44. 某廠商的生產函數為q=L0.5K0.5,其中q為產量、L為勞動投入量、K則為資本投入量。假設勞動和資本的市場單位價格皆為$1。在此廠商追求成本極小化的假設之下,其長期成本函數為何? (107年考題) 


45. 根據恆常所得理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07年考題) 


46. 李嘉圖均等定理(Ricardian equivalence theorem)意指: (110年考題) 


47. 假設已知如下的資料:自發性消費:1,200億元。可支配所得:1,500億元。另已知,當可支配所得增加1,000元,會使消費支出增加600元。根據消費函數,請問消費支出為多少? (109年考題) 


48. 就投資函數而言,下列那個因素變動會讓投資曲線左移? (108年考題) 


49. 由實證資料證明關於貨幣流通速率(velocity)之性質,流通速率通常為 1 ;而當經濟緊縮,其為 2 : (108年考題) 


50. 下列何者會使本國實質貨幣需求上升? (110年考題) 


1. 假設甲國2015年的GDP為20,000億元,其總合生產函數為Y=A.K0.5.L0.5,就業人口100萬人,每人平均每天工作8小時,一年平均工作200天,同時假設固定資本為10,000單位。
(一)試計算「勞動生產力」(單位:元/人工小時)。(請詳列計算過程)
(二)試計算「多要素生產力」(A)。(請詳列計算過程)
(三)假設因為技術進步,使得多要素生產力成為0.6(單位:億元/(資本單位)0.5(萬人工小時)0.5),若其他條件不變,試問此時的勞動生產力()會成為多少?(請詳列計算過程)
(四)假設多要素生產力與第(二)小題中的答案相同,但是「平均每工時資本存量()」變為原來的4倍,請問勞動生產力變為多少?(請詳列計算過程) (108年考題)


2. 某商品之市場需求曲線是P=250-2Q,單位生產成本則固定為10元。
(一)如果此商品之市場結構為完全競爭,請問均衡價格是多少?
(二)市場需求與生產成本不變,但若此商品是由一家獨占廠商生產,請問追求利潤極大的獨占廠商會生產多少單位商品,價格及獨占廠商利潤各為何?
(三)市場需求與生產成本不變,但若市場結構改變為雙占,也就是市場內有兩家廠商各自生產q1與q2的產量,總產量Q=q1+q2。依照奈許均衡(Nash equilibrium)概念,每家廠商會生產多少單位的產量,市場價格與廠商利潤各為何? (109年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