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依據預算法規定,各機關單位預算歲入應按何種科目編製? (108年度地特考題) 


2. 因應臨時融通國庫所需並節省利息費用,依償還期限政府宜發行下列何種型態債券籌措資金? (110年度地特考題) 


3. 生產可能曲線是由下列那一曲線轉換而求得? (110年度地特考題) 


4. 採用「影子價格」衡量公共投資計畫的利益時,所稱「影子價格」係指消費者願意支付的: (108年度初等考題) 


5. 在不考慮外部性之前提下,自然獨占廠商若以邊際成本來訂價,可以達到下列何項目標? (110年度地特考題) 


6. 假設產品的供給彈性為固定,當此產品的需求愈不具彈性時,下列何者承受的租稅負擔比例愈大? (109年度初等考題) 


7. 下列那一種投票方式所產生的結果,意謂著必然產生柏瑞圖改善? (109年度地特考題) 


8. 依稅率結構區分,若平均稅率隨著稅基之增加而減少時,稱為: (110年度地特考題) 


9. 下列有關丁波(C. M. Tiebout)「純地方公共支出理論」的假設,何者錯誤? (109年度初等考題) 


10. 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主權債信公認最嚴重的歐盟會員國,被通稱為PIIGS五國者,除希臘外,指下列那四國? (108年度初等考題) 


11. 下列有關累進稅制的敘述,何者正確? (108年度初等考題) 


12. 下列對布坎南(J. Buchanan)與杜洛克(G. Tullock)在最適憲政模型(the optimal constitution)中所提及的決策成本之敘述,何者正確? (109年度地特考題) 


13. 欲應用寇斯定理(Coase Theorem)有效解決污染問題,須合乎下列那一條件? (109年度初等考題) 


14. 下列何者並非外部性問題的矯正方式? (109年度地特考題) 


15. 所謂「垂直公平」(vertical equity)是指: (111年度初等考題) 


16. 有關多數決的矛盾,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08年度初等考題) 


17. 在評估公共支出計畫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10年度地特考題) 


18. 依據現行財政收支劃分法之規定,下列何者不屬於我國政府間的財政移轉方式? (110年度地特考題) 


19. 甲地區的地方政府為了增加稅收課徵觀光稅,使得來自其他區的觀光客承擔稅負,這種現象稱為: (108年度初等考題) 


20. 政府對某一商品課稅,若生產者把稅負轉嫁給上游原料提供者負擔,此種轉嫁方式稱為: (109年度初等考題) 


21. 若政府獨占事業的總成本為100,市場需求函數為P=25-Q,P為價格,Q為數量。若政府以平均成本定價,提供該財貨的價量為何? (108年度初等考題) 


22. 有外部成本時,邊際社會成本: (108年度地特考題) 


23. 我國現行的加值型營業稅,不具有下列何種性質? (111年度初等考題) 


24. 根據哈伯格(A. C. Harberger)的租稅歸宿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對資本密集部門的財貨課稅,將使得資本報酬如何變動? (108年度初等考題) 


25. 假設市場需求曲線為一負斜率曲線,市場供給曲線為一正斜率曲線,對供給方課徵從量稅時將導致供給曲線: (110年度地特考題) 


26. 現金補助與實物補助兩者比較,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11年度初等考題) 


27. 根據亞羅不可能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中的那一個假設條件,我們可以排除循環多數決的發生? (110年度地特考題) 


28. 為了解決公共財免費享用(free-riding)的問題,政府應該: (109年度地特考題) 


29. 若公共投資計畫所需的資金,有三分之二是來自私部門消費減少,三分之一是來自私部門投資減少。若私部門的資金報酬率是15%,所得稅率是20%,則此項公共投資的機會成本是: (109年度地特考題) 


30. 根據財政收支劃分法,在我國直轄市及縣(市)稅中,下列何者沒有稅收分成的規定? (110年度地特考題) 


31. 某甲於大學畢業後錄取兩份性質相近的工作,第一份與第二份工作的年薪分別為150萬元、100萬元,但第一份工作的每年死亡率高於第二份工作1%,某甲經評估後選取第一份工作。以偏好顯示為基準下,估算某甲的生命價值為何? (110年度初等考題) 


32. 下列何種情況將造成銷售者承擔較高比例的貨物稅負? (109年度地特考題) 


33. 在林達爾模型(Lindahl Model)中,公共財的提供數量與社會成員同意負擔成本的決定過程,是透過下列何種投票方式加以達成? (109年度初等考題) 


34. 華格納法則(Wagner's Law)係指下列何者? (108年度初等考題) 


35. 法定歸宿與經濟歸宿可能不盡相同,其間之差異稱為: (110年度地特考題) 


36. 若生產過程中平均成本隨著產量增加而遞減,為下列何種市場之特性? (108年度初等考題) 


37. 對於生產可能曲線(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上任何一點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108年度初等考題) 


38. 下列何者並非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 (108年度地特考題) 


39. 相對而言,以終身所得(lifetime income)與年所得(annual income)來衡量所得稅的累進性,則: (108年度地特考題) 


40. 下列何者可以解釋政府公共支出成長的現象? (109年度地特考題) 


41. 下列關於技術性外部效果之敘述,何者錯誤? (109年度初等考題) 


42. 下列何者並非我國法定的公共年金? (110年度初等考題) 


43. 下列何者不是約翰米勒(John Mill)所主張的所得稅原則? (109年度地特考題) 


44. 生產所有財貨時,任何兩種生產要素之邊際技術替代率均相等,則該經濟體系已達成: (109年度初等考題) 


45. 我國的下列那一種稅費,不是由財政部所屬機關負責徵收? (109年度初等考題) 


46. 在一維選擇的情形下,下列有關多數決矛盾現象的敘述,何者錯誤? (111年度初等考題) 


47. 草場的悲劇(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主要是針對何種性質的財貨所產生的問題? (109年度初等考題) 


48. 關於雷姆斯法則(Ramsey rule)與反需求彈性法則,下列何者錯誤? (110年度初等考題) 


49. 納稅人透過合法但不一定合乎社會道德的方式,重新安排其經濟活動以降低稅負之行為,稱為: (108年度地特考題) 


50. 關於配合型補助(matching grant)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108年度地特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