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篇:
管仲寢疾,桓公往問之。曰:「仲父之疾甚矣,若不可諱也,不幸而不起此疾,彼政我將安移之?」管仲未對。
桓公曰:「鮑叔之為人何如?」
管仲對曰:「鮑叔,君子也。千乘之國,不以其道予之,不受也。雖然,不可以為政。其為人也,好善而惡惡已甚,見一惡終身不忘。」
桓公曰:「然則孰可?」
管仲對曰:「隰朋可。朋之為人,好上識1而下問。臣聞之:以德予人者,謂之仁;以財予人者,謂之良;以善勝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養人者,未有不服人者也。於國有所不知政,於家有所不知事,則必朋乎。且朋之為人也,居其家不忘公門,居公門不忘其家,事君不二其心,亦不忘其身。舉齊國之幣,握路家五十室,其人不知也2。大仁也哉,其朋乎!」
公又問曰:「不幸而失仲父也,二三大夫者,其猶能以國寧乎?」
管仲對曰:「君請矍已乎3。鮑叔牙4之為人也,好直;賓胥無之為人也,
好善;甯戚之為人也,能事;孫在之為人也,善言。」
公曰:「此四子者,其孰能一人之上也5?寡人并而臣之,則其不以國寧,何也。」
對曰:「鮑叔之為人也,好直而不能以國詘6;賓胥無之為人也,好善而不能以國詘。寧戚之為人也,能事而不能以足息。孫在之為人也,善言而不能以信默。臣聞之:消息盈虛,與百姓詘信7,然後能以國寧。勿已者,朋其可乎!朋之為人也,動必量力,舉必量技。」
言終,喟然而歎曰:「天之生朋,以為夷吾舌也,其身死,舌焉得生哉?」出自《管子‧戒》

註1:上識:好知遠大之事。
註2:舉齊國之幣,握路家五十室,其人不知也:隰朋以所得的俸祿養五十個人家,而受惠者不知道是他。
註3:君請矍已乎:請君主度量諸人的性格。
註4:鮑叔牙:即前文的「鮑叔」。
註5:其孰能一人之上也:誰能兼具各種優點。
註6:國詘:為國而委曲自己的堅持。詘,彎曲,同「屈」。
註7:詘信:即「屈伸」。信,伸直、舒展,通「伸」。


文中說「管仲寢疾」,是指管仲: 


2. 文中說「管仲未對」,是指管仲: 


3. 管仲認為鮑叔無法執掌齊國政治的原因主要是: 


4. 管仲之所以評價鮑叔是「君子」,是因為他具有: 


5. 「以善勝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的意思是: 


6. ※第二篇:
《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1,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臨江仙‧送錢穆父》  宋‧蘇軾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2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雨霖鈴》  宋‧柳永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註1:曛:落日餘輝。
註2:筠:竹。


以下何者表示兩人已多年不見? 


7. 在《雨霖鈴》一詞中,可以判斷其所描寫季節的句子為: 


8. 在《賦得古原草送別》:「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中的「萋萋」的意思是: 


9. 以下哪個選項中的文句,含有鼓勵褒揚的意味? 


10.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兩句在說明錢穆父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