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1980年代之後,「政府」(government)和「治理」(governance)這二個概念區隔日益明顯,有關兩者的比較,下列何者錯誤? (110年考題) 


2. 有關治理原則之敘述,何者錯誤? (108年考題) 


3. 有關公務人員公共服務動機(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的基本特徵,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11年考題) 


4. 房納(H. Finer)堅持使用政治與法律制度的控制,強化管理上控制以及加強績效評估程序及更多社會化過程,這是何種觀點? (106年考題) 


5. 下列針對佩里(J. Perry)與衛斯(L. Wise)所提的公共服務動機之敘述,何者錯誤? (110年考題) 


6. 多元民主社會的政府運作,若有放任利益團體自由競爭的現象,可能會產生何種令人難以接受的結果? (107年考題) 


7. 依據亨利(N. Henry)的看法,行政學發展的第一個典範是: (108年考題) 


8. 根據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的規定,公務員因離職所受贈之財物,其市價不可以超過新臺幣多少元? (111年考題) 


9. 民眾到地政事務所申請地籍謄本時須繳交費用,此費用屬於那一類財政收入? (113年考題) 


10. 下列何者非屬西元1993年美國國家績效評估(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所提之目標與結果取向預算制度的原則? (106年考題) 


11. 下列敘述何者符合漸進預算(incremental budgeting)理論的內涵? (109年考題) 


12. 菁英決策理論認為政府的決策資訊主要來自何者? (107年考題) 


13. 「透過現場與專家學者或一般民眾互動,並利用媒體傳播其內容」,非屬下列那一種探求民意的方式? (106年考題) 


14. 對於當代治理轉型之敘述,何者正確? (106年考題) 


15. 針對公共行政中所追求的效率,下列何者錯誤? (113年考題) 


16. 下列何者非屬韋伯(M. Weber)所稱「理想型」科層組織的特徵? (106年考題) 


17. 某位主管剛到任時,發現該單位沒有願景,員工士氣低落。該主管上任後積極與員工溝通,關心員工,並給予員工適當的工作指導及生活協助,幫助他們重新找回工作動機和目標,讓組織文化煥然一新。從以上陳述可知,這位主管採取的領導方式,較符合下列那一種理論? (108年考題) 


18. 帕深思(T. Parsons)認為任何社會系統均須履行四個基本功能,下列何者主要在達成「整合」的功能? (106年考題) 


19. 下列何者是新公共行政的主要論點? (108年考題) 


20. 在一個組織中發展出對組織結構會產生補充或修改作用的社交小團體稱為: (111年考題) 


21. 下列何者非屬審計制度的功能? (106年考題) 


22. 根據巴達克(E. Bardach)的觀點,若行政機關發現某項政策對他們並不具吸引力,就會想辦法推拖工作給其他機關,此種「不關我們的事(not our problem)」的現象屬於下列那一種執行類型? (112年考題) 


23. 下列敘述何者不屬於政策評估的主要功能? (109年考題) 


24. 有關我國中央與地方財政劃分特徵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111年考題) 


25. 學者莫根(G. Morgan)以八個隱喻來描述組織意象,其中認為不同環境下應採行不同的組織型態,是下列那一種組織意象? (105年考題)


26. 有關廣博理性決策模型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108年考題) 


27. 下列何者屬於「寡頭鐵律(iron law of oligarchy)」所產生的組織病象? (108年考題) 


28. 針對世界各國線上公民連署(e-petition)的發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13年考題) 


29. 有關公共管理與企業管理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111年考題) 


30. 政府透過徵收空氣污染防制費改善環境問題,屬於利用下列何種政策工具? (109年考題) 


31. 公務人員復審事件經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審議確定後,倘發生決定理由與主文顯有矛盾之情形,原處分機關或復審人得向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申請何種作為? (106年考題) 


32. 下列何者非屬組織發展的限制? (113年考題) 


33. 公共管理在進行策略規劃時,常藉由SWOT分析方法,來釐清行政組織所面臨的內外環境情勢,以擬定最符合組織的發展策略。其中「T」意指下列何者? (111年考題) 


34. 下列比較傳統管理與全面品質管理(TQM)的敘述,何者錯誤? (109年考題) 


35. 有關政策行銷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109年考題) 


36. 美國傳統理論時期的行政學學說,可以歸納為若干原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05年考題)


37. 依照我國預算法,特別預算在什麼情況下,即使沒有通過立法機構審議,也得以先行支付其一部? (108年考題) 


38. 甲是部屬們眼中公認的成功領導者,部屬形容這位上司是「成熟、充滿活力而且待人和善」。這些部屬最可能是採用何種途徑來評估領導成效? (111年考題) 


39. 根據新公共服務(New Public Service, NPS)觀點,公共行政主要的回應對象為何? (107年考題) 


40. 有關要徑法(critical path method)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110年考題) 


41. 根據彼得(G. Peters)對於協力關係的論述,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08年考題) 


42. 「黑堡宣言」在理念上,與下列何者最為接近,可謂志同道合? (111年考題) 


43. 下列何者非屬直轄市、縣(市)的自治事項? (111年考題) 


44. 強調國內公私部門下產官學三方組織,透過互動網絡的建立,以強化知識創造與技術擴散的理論為何? (113年考題) 


45. 下列何者為常任文官? (108年考題) 


46. 有關黑堡宣言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113年考題) 


47. 美國行政學者傅德瑞克森(H. G. Frederickson)認為未來世代利益的保障,在公共行政的精神中應被視為一種義務,下列何者不是這義務的內涵? (108年考題) 


48. 從治理的理論觀點,「自我組織的網絡」(self-organizing network)的治理結構中,網絡成員之間是以何者為其最主要運作機制? (110年考題) 


49. 關於新公共管理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113年考題) 


50. 下列關於公部門應用策略規劃理念的敘述,何者錯誤? (105年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