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府際間財政支出的原則,以下敘述何者有誤?


2. 地方自治可能產生之缺點包括:a.中央與地方各自為政;b.地方與地方的不平衡發展及抗爭;c.自治事項難以確定;d.製造地方派系;e.實現全民政治。


3. 關於地方自治法規之法規優位順序,何者敘述為非?


4. 下列何者不是地方立法機關?


5. 下列有關社區與村里人事制度之敘述,何者正確?


6. 依地方制度法之規定,下列何者非直轄市議會之職權?


7. 在政黨與派系互動的模型中,地方公部門或準公部門由地方派系掌握,而地方支持中央之合法性與統治正當性,彼此互依互存,此為何種類型?


8. 依憲法增修條文第九條規定,省設省政府,置委員幾人?


9. 直轄市之決算,該管審計機關應於何時完成其審核並報告於市議會?


10. 關於租稅劃分,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1. 依地方制度法規定,鄉(鎮、市)民代表會主席、副主席之罷免,應由代表總額三分之一以上之簽署,向何者提出?


12. 依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對於鄉鎮制度如何規定?


13. 地方區域(或特定自治區域)劃分上可能產生之特別效果、作用,包括:a.支配性;b.排他性;c.固定性;d.地域性。


14. 下列何者非為地方自治團體?


15. 依地方制度法規定,村(里)長由村(里)民依法選舉之,其任期幾年?


16. 省政府及省諮議會之預算,由行政院納入中央政府總預算,其預算編列、執行及財務收支事項,依哪些法令規定辦理?a.決算法;b.國庫法;c.預算法;d.憲法增修條文。


17. 依地方制度法規定,直轄市選出之原住民名額在幾人以上者,應有婦女當選名額?


18. 委辦事項的經費來源為:


19. 下列有關直轄市民、縣(市)民、鄉(鎮、市)民之權利,何者正確?


20. 我國地方政府的績效評估指標應配合「國家永續發展指標」與「國際競爭力指標」來擬定地方永續發展指標與地方競爭力指標。其中,在「國際競爭力指標」方面,目前較為國際所矚目者為「世界競爭力(World Competitiveness)」指標系統與「全球競爭力(Global Competitiveness)」指標系統兩種。請問,世界競爭力(World Competitiveness)排名是下列那一個組織所發表?


21. 依地方制度法之規定,下列關於總預算案之敘述何者錯誤?


22. 下列關於地方立法機關自律規則之陳述,何者錯誤?


23. 下列何者非自治規則之名稱?


24. 屬於縣之立法權,由何機關行之?


25.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總預算案,如不能依法定期限審議完成時,其預算之執行之規定,不包括:


26. 直轄市市議員辭職、去職或死亡,其缺額達總名額幾分之幾時,應舉行補選?


27. 下列何者是由中央立法並執行之事項?a.郵政及電政;b.度量衡;c.國際貿易政策;d.刑事及民事法律。


28. 有關縣市議會臨時會之召開,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29. 國籍法及刑事、民事、商事之法規,在中央與地方權限中,屬於何者?


30. 依地方制度法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31. 某縣政府訂定檳榔禁食自治條例,該條例中並無有關罰則的規定,請問該條例應如何送備查?


32. 憲法第十章中央與地方之權限分為三類:一為中央專屬事項,一為地方自治事項,另一為:


33. 縣自治之監督機關為何?


34. 依憲法增修條文第九條第一項第一款之規定,省政府主席如何產生?


35. 下列對直轄市議員之敘述何者有誤?


36. 我國法制得設為直轄市者,須人口達多少人以上:


37. 自治監督的種類包括行政監督、立法監督、司法監督、考試監督及監察監督,而關於其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38. 依地方制度法規定,中央與地方費用區分之類型,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39. 直轄市長、縣(市)長、鄉(鎮、市)長及村(里)長辭職、去職或死亡者,應自事實發生之日起幾個月完成補選?


40. 地方自治團體依法律在上級政府指揮監督下,執行上級政府交付辦理非屬該團體之事務,而負其行政執行責任之事項,稱為:


41. 依地方制度法第35條規定,下列何者不是直轄市議會職權?


42. 台北市議員得任下列何項職務?


43. 下列對於自律規則之敘述,何者為是?


44. 若縣與鄉鎮市間在自治事項事權上發生爭議時,依「地方制度法」應如何解決?


45. 直轄市法規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於發布後,報中央主管機關轉行政院:


46.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對於代行處理之處分,如認為有違法時,則依何種程序辦理之?


47. 下列何者非鄉(鎮、市)民代表會之職權?


48. 關於全球化因素對治理的影響,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49. 依「地方制度法」第82條規定:直轄市長、縣(市)長、鄉(鎮、市)長及村(里)長辭職、去職或死亡者,應自事實發生之日起三個月內完成補選。但所遺任期不足幾年者,不再補選?


50. 關於直轄市組織及行政管理事項,下列何者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