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何者不是農業推廣工作的策變方法(change)? (第五次考題) 


2. 輔導農民申請興設加強型水平棚架網室之政府補助,以提升防災生產效能。此推廣服務屬於哪一種推廣工作型態? (第五次考題) 


3. 台灣目前農會之推廣工作涵蓋農事、四健和家政之制度,是源自: (第二次考題) 


4. 「農民因看到電視上介紹的農業保險資訊,遂打電話向農會推廣人員請教相關細節」,上述推廣方法主要是大眾接觸法與團體接觸法兩種。 (第六次考題) 


5. 農業推廣訓練文化福利事業之經費,需由上年度農會總盈餘至少提撥多少比例?  (第七次考題) 


6. 以下哪種農產品不是目前林下經濟推動的重點標的產品? (第七次考題) 


7. 農會總盈餘,除彌補虧損外,用於農業推廣、訓練及文化、福利事業費,不得少於百分之幾? (第六次考題) 


8. 農會為青年農民辦理有關於農產品文創相關的研習課程,是屬於何種型態的推廣工作? (第三次考題) 


9. 當推廣的運作形成一諮詢體系時,推廣人員最主要運用的工作方法為何? (第一次考題) 


10. 農業產銷班是指土地相毗連或經營相同產業之農民,自願結合共同從事農業經營之組織。 (第六次考題) 


11. 加強輔導蔬果品共同運銷不屬農會農事推廣員的推廣業務 (第四次考題) 


12. 為落實全民食農教育,農委會將每月幾日訂為食物日? (第六次考題) 


13. 在推廣上透過意見領袖進行訊息傳播,主要是哪項推廣原理的應用? (第六次考題) 


14. 農作類農業產銷班之申請條件為何? (第五次考題) 


15. 農業金融機關應就每年度所獲純益撥出一部分,充作各級農會輔導及推廣事業費,該比例不得少於? (第五次考題) 


16. 下列哪一個機關與基層農會之推廣部門在生產技術輔導有最密切的合作關係? (第七次考題) 


17. 農會的農業推廣工作屬性為公部門推廣機構 (第四次考題) 


18. 目前農業之各項輔導與補助,在基層皆以: (第四次考題) 


19. 依據「有機農業促進法」,從事友善環境耕作之農民因不需通過有機驗證,故可酌情視生產管理之需求使用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害。 (第七次考題) 


20. 下列何者屬於團體接觸的農業推廣方法? (第五次考題) 


21. 常被運用於農業訓練中的ADDIE模式,下列何者有誤? (第一次考題) 


22. 依據創新擴散理論的觀點,創新決策過程包括五個階段。以下何者不屬於這五個階段? (第七次考題) 


23. 推廣是將策變對象視為完全被動的行動者。 (第三次考題) 


24. 「建立分群、分級輔導培育機制,提供農業職業訓練課程,整合學術資源及地方特色之公費生培訓制度,建構青農即戰力;導入跨域產業資源,引領青農進駐創業專區,提高群聚效益。」是第六次全國農業會議中「幸福」主軸的結論之一。 (第六次考題) 


25. 請問創新可被策變者取用並依計畫管制過程來傳播給推廣對象,以使推廣對象產生預期的社會行為改變結果,以提升社會生活品質,可稱之: (第六次考題) 


26. 各級農會提供農業推廣服務時,可以視情況向農民收取費用 (第五次考題) 


27. 依據Rogers的創新傳佈理論,下列何者非創新採用所歷經的階段? (第一次考題) 


28. 辦理有機農民網路行銷的訓練課程,是屬於何種型態的推廣工作? (第二次考題) 


29. 下列何者不是推廣所具有的特質? (第一次考題) 


30. 農會推廣人員將農試所研發的嫁接技術,傳授給水梨產銷班班員,係屬何種推廣方法? (第三次考題) 


31. 有機農業促進法已在民國107年公布,其目的為維護水土資源、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動物福祉與消費者權益,促進農業友善環境及資源永續利用。 (第六次考題) 


32. 根據Roling的說法,推廣是屬於何種行為? (第一次考題) 


33. 呼應聯合國推動的永續發展目標 (SDGs) , 家政推廣教育也著重性別平等意識之推廣。 (第七次考題) 


34. 農業學校畢業或有農業專著或發明,現在從事農業推廣工作,經審查合格後,得加入該組織區域之基層農會為會員。 (第六次考題) 


35. 農民健康保險的申請對象為農民,若從事耕作之農友無自有農地而口頭承租他人農地,將無法申請參加。 (第七次考題) 


36. 農村青年培育輔導工作係農業推廣教育重要之一環,請問依據農業發展條例施行細則規定,所指「農村青年」之年齡範圍為: (第四次考題) 


37. 農會的農業推廣人員屬性為公務人員 (第四次考題) 


38. 請問依據農業發展條例施行細則,「農村青年」之年齡範圍為? (第六次考題) 


39. T&V為世界銀行所導入的農業推廣教育模式,所謂T&V所指為何? (第五次考題) 


40. 民國101年1月30日農會法修正,除了將農會改為三級制,亦明定三類農會應依本法規定儘速設立全國農會。下列哪個類型的農會不在設立全國農會的範疇內? (第七次考題) 


41. 當推廣人員不知道農民的問題或需要時,應採取何種推廣教育計劃類型? (第五次考題) 


42. 提供農業推廣服務者不得收取費用。 (第六次考題) 


43. 在地農漁業團體,應善用農漁村自然元素,實踐農業多功能價值,並結合志工組織,推動農漁村高齡者照顧工作。 (第七次考題) 


44. 下列何者不屬於家政推廣的範疇? (第七次考題) 


45. 下列何者不屬於農業推廣工作的策變方法? (第六次考題) 


46. 四健推廣教育旨在培育農村青少年的職業與生活技能,使其具有離農的能力。 (第七次考題) 


47. 農會是屬於何種性質的機構? (第四次考題) 


48. 下列關於結果示範推廣方法的描述,何者有誤? (第一次考題) 


49. 農民學院訓練課程雖然是農委會為全面提升農業人力素質而創立,但仍會為一般民眾辦理農業體驗營課程 (第五次考題) 


50. 農業推廣的應用理論較少應用以下哪項理論? (第六次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