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下哪種農產品不是目前林下經濟推動的重點標的產品? (第七次考題) 


2. 「食農教育法」通過後,農會家政班扮演的重要角色之一是傳承地方特色飲食文化。 (第七次考題) 


3. 農委會為加強新進農民之農業經營實務能力,辦理農場見習計畫。以下哪一種情況不得申請為見習農場? (第七次考題) 


4. 請問農業產銷班之班員應年滿幾歲呢? (第六次考題) 


5. 在農委會組織分工中,有關農業財團法人之輔導及監督事項,是屬於農業推廣科的掌理事項 (第五次考題) 


6. 農會是屬於何種性質的機構? (第四次考題) 


7. 農業推廣指利用政策資源,提供農民終身教育機會並發展地方產業之業務。 (第八次考題)  


8. 「推廣人員將學校老師所研發的肥料配方,傳授給蔬菜農民」是屬於? (第一次考題) 


9. 農業推廣教學方法中,以一大群看不清或看不見的人群為對象的教學方稱為: (第二次考題) 


10. 依據Rogers的創新傳佈理論,下列何者非創新採用所歷經的階段? (第一次考題) 


11. 農業產銷班是指土地相毗連或經營相同產業之農民,自願結合共同從事農業經營之組織。 (第六次考題) 


12. 提供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的驗證費用補助,是屬於何種型態的推廣工作? (第一次考題) 


13. 創新傳佈理論將社會中約13.5%較樂意接受新事物,且通常是菁英份子或意見領袖的人歸類為? (第八次考題)  


14. 農村生活改善屬於哪一類的推廣工作? (第五次考題) 


15. 為落實全民食農教育,農委會將每月幾日訂為食物日? (第六次考題) 


16. 農民健康保險的申請對象為農民,若從事耕作之農友無自有農地而口頭承租他人農地,將無法申請參加。 (第七次考題) 


17. 「有機農業促進法」及其子法於民國108年5月30日施行,若農友承租國公有土地從事有機農業耕作,可享租金優惠及租期保障。 (第七次考題) 


18. 農會推廣人員將農試所研發的嫁接技術,傳授給水梨產銷班班員,係屬何種推廣方法? (第三次考題) 


19. 四健會會員的年齡資格為何? (第五次考題) 


20. 下列何者非政府公部門農業推廣單位? (第二次考題) 


21. 推廣是將策變對象視為完全被動的行動者。 (第三次考題) 


22. 根據食農教育法第12條,實踐在地農產品消費、減少食物浪費、食材減量及減少剩食的優先輔導對象為何? (第八次考題)  


23. 依據農會法,農會總盈餘,除彌補虧損外,各級農會間有關推廣、互助及訓練經費應佔多少比例? (第六次考題) 


24. 辦理青年農民農產品文創研習課程,是屬於何種型態的推廣工作? (第六次考題) 


25. 農會推廣人員服務的對象為何? (第四次考題) 


26. 下列哪種農業推廣工作不屬於人際互動取向? (第六次考題) 


27. 請問關於結果示範推廣方法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第六次考題) 


28. 除了農漁會之外,農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團體、鄉鎮區公所都可以是農業產銷班的輔導單位 (第五次考題) 


29. 下列何者不屬於家政推廣的範疇? (第七次考題) 


30. 請問依據Rogers的創新擴散理論,創新採用屬於早期採用者有多少比例? (第六次考題) 


31. 當推廣人員不知道農民的問題或需要時,應採取何種推廣教育計劃類型? (第五次考題) 


32. 許多人認為老農就是弱勢,應可用標籤理論加以解釋。 (第八次考題)  


33. 農業部推動農村婦女以技藝創新發展為主的微型產業輔導計畫稱為? (第八次考題)  


34. 有關農民市集及農民直銷站之推展,在農業部的主責單位為何? (第八次考題)  


35. 根據Roling的說法,推廣是屬於何種行為? (第一次考題) 


36. 依House(1981)提出的四種類型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當「針對問題提出忠告、建議和意見」時,應是何種類型的社會支持? (第八次考題)  


37. 四健會員9至15歲者可參加幼初級四健作業組競賽。 (第八次考題)  


38. 農產品加工(蔬果醃漬)班在農民學院通常屬於進階訓練。 (第六次考題) 


39. 與基層農會推廣部門之生產技術輔導最密切的機關是: (第四次考題) 


40. 臺灣各區改良場中以開發都市農業關鍵技術最負盛名,例如:提供都市居民有關園藝作物給水之智慧及便利工具等,有助他們建立頂樓園圃的是哪一個區的改良場? (第八次考題)  


41. 下列哪個標章不是目前農委會鼓勵學校午餐採用之國產食材? (第七次考題) 


42. 青農聯誼會於何種性質的機構? (第四次考題) 


43. 農業學校畢業或有農業專著或發明,現在從事農業推廣工作,經審查合格後,得加入該組織區域之基層農會為會員。 (第六次考題) 


44. 創新技術的訓練可視為一種推廣活動。 (第三次考題) 


45. 各級農會提供農業推廣服務時,可以視情況向農民收取費用 (第五次考題) 


46. 「田邊好幫手」的農業行動化平台,讓農民可藉由手機簡訊和傳真方式獲得農業資訊 (第五次考題) 


47. 請問四健會或四健作業組主要服務對象為? (第六次考題) 


48. 依創新傳佈理論,哪種特性的創新,被接受採用的可能性較低? (第八次考題)  


49. 民國101年1月30日農會法修正,除了將農會改為三級制,亦明定三類農會應依本法規定儘速設立全國農會。下列哪個類型的農會不在設立全國農會的範疇內? (第七次考題) 


50. 依據Rogers的創新傳佈理論, (第二次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