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4個選項,何者意義與其他3個不同? (107年度考題) 


2. 下列「 」內的字,何者讀音有誤? (113年度考題)  


3. 下列何者屬於感謝他人的用語? (109年度考題) 


4. 許地山〈暗途〉:「滿山都沒有光,若是我提著燈走,也不過是照著三兩步遠;且要累得滿山的昆蟲都不安。若湊巧遇見長蛇也衝著火光走來,可又怎辦呢?再說,這一點的光可以把那照不著底地方越顯得危險,越能使我害怕。在半途中,燈一熄滅,那就更不好辦了。不如我空著手走,初時雖覺得有些妨礙,不多一會,什麼都可以在幽暗中辨別一點。」依文意,不願提燈在夜路行走的考量,下列何者有誤? (111年度考題) 


5. 下列選項,完全沒有錯別字的文句是? (105年度考題) 


6. 有關文人稱號,下列何者正確? (108年度考題) 


7. 下列作品、作者對應,何者有誤? (112年度考題) 


8. 如要寫一篇「戰國四公子」的研究報告,下列書籍中何者最無參考價值? (107年度考題) 


9. 「須臾」、「彈指」、「剎那」、「俄而」、「倉惶」,以上詞語中形容「時間短暫」的有幾個? (109年度考題) 


10. 「□窗高臥:比喻悠閒自得;□面稱王:指自立為王;馬耳□風:比喻充耳不聞、無動於衷;日薄□山:比喻人將老死或事物即將衰亡」,缺空的字依序是: (105年度考題) 


11. 諸葛亮〈出師表〉原文中,下列字詞何者有誤? (112年度考題) 


12. 下列詞語何者與遭逢父母之喪完全無關? (108年度考題) 


13. 下列成語解釋,何者為正確? (109年度考題) 


14. 下列成語中,何者用來說明父母去世? (107年度考題) 


15. 〈台灣通史序〉之「風雨名山之業」意謂下列何者? (109年度考題) 


16. 下列「」內的文字讀音何者正確? (110年度考題) 


17. 有關《前赤壁賦》之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113年度考題)  


18. 下列何者是元末重要小說且根據大宋宣和遺事為底本進行創作? (106年度考題) 


19. 「老虎」的「老」並沒有「年老」的意思,這是所謂的「詞頭」。下列「老」字,何者不屬於此類? (106年度考題) 


20. 韓翃《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一詩所描述的是下列哪個節日? (113年度考題)  


21. 下列各組「 」內的文字讀音,何者前後相同? (111年度考題) 


22. 使用「題辭」,必須考量相應的社交場合,下列何者不適用於教育界或教育人士的題辭? (105年度考題) 


23. 下列成語中,何者最不適合比喻做事有恆心毅力? (106年度考題) 


24. 下列各組「 」內注音符號所表示的字,字形相同的選項是? (106年度考題) 


25. 李白〈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鬆雲。」其中「軒冕」的意思,下列何者正確? (111年度考題) 


26. 「黃□一夢」比喻榮華富貴不持久,為時短暫而虛空。□內宜填入下列何者? (107年度考題) 


27. 下列成語「 」內的文字,何者正確? (111年度考題) 


28. 關於「散文」的解說,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111年度考題) 


29. 《禮記.大同與小康》:「昔者,仲尼與於蜡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歎。」,其中「蜡」的意義,下列何者正確? (113年度考題)  


30. 有關道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08年度考題) 


31. 蘇軾〈念奴嬌〉:「亂石崩雲,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文中「雪」指什麼? (112年度考題) 


32. 下列「 」中詞語的意義,何者可相通? (106年度考題) 


33. 下列哪一項中的兩個詞語,意義不同? (109年度考題) 


34. 歸有光《項脊軒志》:「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其中「牖」的意義,下列何者正確? (113年度考題)  


35. 宋濂《燕書》:「豚澤之人養蜀雞,有文而赤翁。有群雓周周鳴。忽晨風過其上,雞遽翼諸 雓,晨風不得捕,去。已而有烏來,與雓同啄。」其中「晨風」的意思,下列何者正確? (111年度考題) 


36. 徐志摩《再別康橋》一詩中,「那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蕩漾」文句表達的意思為下列何者? (110年度考題) 


37. 宋濂〈秦士錄〉:「酒酣,解衣箕踞,拔刀置案上。」「案」字的意義和何者相通? (106年度考題) 


38. 荀子〈勸學〉:「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說明什麼道理? (112年度考題) 


39.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含意,與下列何者最近似? (109年度考題) 


40. 「石」字的「ㄏ」畫的是山崖,「口」是石頭的形狀。依據造字法則應屬於六書中的何者? (108年度考題) 


41. 〈項脊軒志〉「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其中「三五之夜」係指下列何者? (109年度考題) 


42. 下列選項,何者不是「同義詞」? (105年度考題) 


43.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意指? (105年度考題) 


44. 〈岳陽樓記〉一文中說道:「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是在描寫洞庭湖何時的景色? (112年度考題) 


45. 〈桃花源記〉:「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句意與下列何者相同? (112年度考題) 


46. 下列何者為描寫春夏的景致? (110年度考題) 


47. 下列「 」內音義皆正確者為何? (109年度考題) 


48. 他鼓動「如簧之舌」,終於說服客戶接受他的提案,其中「如簧之舌」之意為下列何者? (110年度考題) 


49. 下列「 」內的字,讀音相同的是? (105年度考題) 


50. 文學中常將植物與某些特質連結在一起,以下配對何者有誤? (109年度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