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有關組織分化的敘述,何者正確? (111年度考題) 


2. 人們如果感覺所得報酬數量與其努力之間有所差距時,將會設法減少其努力,若差距越大時,將會越努力減少差距,此為何種激勵理論? (106年度考題) 


3. 人們常說的「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話,最能代表下列哪一項理論的概念? (110年度考題) 


4. 下列有關組織結構分部化之敘述,何者錯誤? (111年度考題) 


5. 對公務員的懲戒,依據公務員懲戒法第9條之規定,以下何者適用於政務人員? (112年度考題)  


6. 公職社工師從事個人及家庭危機調適等工作時,屬於政府何種職能的展現? (108年度考題) 


7. 有一句老話:「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此句話說明了人群關係特別注重? (111年度考題) 


8. 下列何者不屬於有機的組織結構之特徵? (107年度考題) 


9. 當發生地震等重大災害時,最能凸顯政府下列何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06年度考題) 


10. 在新冠肺炎(COVID-19)第三級疫情警戒期間,警察人員取締民眾戶外未戴口罩的作為,主要屬於下列何種政府管理的內涵? (110年度考題) 


11. 在新冠肺炎(COVID-19)流行期間,政府提供紓困金給若干受創嚴重的產業,此主要屬於下列何種政府作為? (110年度考題) 


12. 以實現科學管理效果為目標的預算制度稱之為何? (112年度考題)  


13. 下列哪一位學者不是人群關係學派的代表人物? (110年度考題) 


14. 政府修改勞動基準法,確定「一例一休」政策後,民間企業都應加以遵循。請問前述做法是政府利用下列何種方式,來達到影響民間企業運作的目的? (106年度考題) 


15. 行政院組織法歷經多次修正,迄至目前14部8會3獨立機關1行1院2總處(共29個機關),並於民國101年元旦開始施行,這最接近行政院組織的下列何項意義? (107年度考題) 


16. 關於行政生產力意涵的敘述,下列何者較能被接受? (106年度考題) 


17. 下列選項,何者比較偏向消極性的行政倫理作為? (112年度考題)  


18. 依內政部戶政司之人口政策及統計資料,我國已於民國107年成為「高齡社會」(人口老化第二階段),乃因65歲以上老人占全體人口,達到下列哪一比率? (107年度考題) 


19. 有關非正式組織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111年度考題) 


20. 下列有關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的機關敘述,其中何者是正確的: (112年度考題)  


21. 依據公務人員任用法之規定,公務人員任用應具之資格不包括以下哪一項? (112年度考題)  


22. 推展公共關係時,重視不斷溝通、改進,運用符號輔助,講求表達技巧,此即「組織內」的「上情下達,下情上達」以及「組織」與「環境」之「內外交流」;係指何種原則? (112年度考題)  


23. 經濟部為促進夜市消費而結合旅宿業者與攤商推出「夜市抵用券」,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08年度考題) 


24. 古立克(L. Gulick)與尤威克(L. Urwick)所提出的行政學七原則POSDCORD之中,CO指的是: (107年度考題) 


25. 我國從中央到地方的人事、主計、政風的一條鞭監督機制,可被歸類成何種官僚控制的途徑? (111年度考題) 


26. 我國為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而成立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其組織性質屬於下列何者? (110年度考題) 


27. 有關行政責任的外部正式確保途徑所含機制,不包括下列何者? (108年度考題) 


28. 下列何者為馬斯洛(A. Maslow)需要層級理論之最低層需要? (108年度考題) 


29. 依照賽蒙(Herbert A. Simon)的決策理論,機關組織內的成員是屬於下列哪種人? (110年度考題) 


30. 有關公共服務動機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108年度考題) 


31. 下列何者屬於全面品質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的特徵? (108年度考題) 


32. 影響政策或受到政策正負面影響的所有人士,稱為: (108年度考題) 


33. 根據組織經濟學觀點,組織就是一套制度安排,這個制度安排的目的為何? (111年度考題) 


34. 下列關於全面品質管理(TQM)的敘述,何者錯誤? (112年度考題)  


35. 某基層公務人員因涉及酒駕肇事案件,因此必須負起相關責任,不包括下列何者? (110年度考題) 


36. 政府推行單一窗口的作法,係為符合哪項組織改革的原則? (112年度考題)  


37. 組織系統中的「反熵作用」,學者將之解釋為: (112年度考題)  


38. 有關公共行政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110年度考題) 


39. 「資源轉少、但服務更多」(do more with less)為下列何者對公共治理的論點? (108年度考題) 


40. 下列何者為非正式組織的反功能(缺點)? (107年度考題) 


41. 在開發中國家,常出現「理論」與「實際」的嚴重脫節,此種特質稱之為: (106年度考題) 


42. 危機管理活動依據不同階段有不同應變機制,下列何者不是危機爆發後應預備的機制? (112年度考題)  


43. 行政部門工作可分為全時性與計時性工作,係指下列何種公共治理新模式? (108年度考題) 


44. 人們為了怕漏接訊息而手機不離手,交通雖便利卻不常見面僅以電子賀卡或簡訊通知;相對於組織行政領導上,所遭遇到的是何種挑戰課題? (112年度考題)  


45. 台灣高速鐵路為BOT模式,試問BOT包括哪些內涵? (112年度考題)  


46. 日本學者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將「富者增多、貧者也增多、但中產階級減少」之社會型態,稱作為何? (108年度考題) 


47. 公務員應守法、誠實與有責任感,這是考試院所推動的哪一項公務人員核心價值? (111年度考題) 


48. 某機關因應業務性質的需要,放寬公務人員彈性上下班時間的規定,此種作法符合下列哪一行政學理論的內涵? (111年度考題) 


49. 所謂「政府適時提供民眾需求的施政作為」,係指現代政府應扮妥下列何種角色? (108年度考題) 


50. 下列何者為韋伯(M. Weber)官僚體制之政府機關對待洽公民眾的原則? (108年度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