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最新消息
線上論壇
考古題
常見問題
帳號申請
忘記密碼
題庫分類
公職考試
鐵路特考
高普考
初等五等
地方特考(三、四等)
一般/警察特考
司法特考
移民特考
關務特考
民航特考
調查局
海巡特考
稅務特考/國稅局約僱人員
身障特考
外交特考
機關就業
經濟部國營事業聯合招考
臺鐵公司
捷運公司
台電新進雇員
自來水公司評價人員
中油公司
中鋼公司
中華郵政
中華電信
臺灣菸酒
臺灣港務
臺鐵營運人員
農會
漁會
農田水利
環保局清潔隊員、稽查員
公路監理
台糖
臺北自來水
經濟部工業局
公幼教保人員
證券類
證券商業務員
證券商高級業務員
期貨商業務員
投信投顧業務員
企業內部控制
股務人員
票券商業務員
證券分析師
金融市場常識與職業道德
債券人員
銀行類
NEW!!! 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資格測驗
金融人員基礎學科測驗(FIT)
金融科技力知識證照
理財規劃人員證照
信託業務人員證照
銀行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證照(一般金融)
初階授信人員證照
初階外匯人員證照
銀行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證照(消費金融)
公民銀行招考(一般金融組)
公民銀行招考(共同科目)
公民銀行招考(儲備人員)
公民銀行招考(工員)
證照類
導遊領隊人員
不動產經紀人
地政士
消防設備人員
門市服務丙級技術士
保險類
投資型保險業務員
人身保險代理人
財產保險經紀人
財會類
記帳士
會計事務技術士乙級
中小企財務人員
會計事務技術士丙級
國貿類
國貿業務技術士乙級
國貿大會考
國貿業務技術士丙級
專責報關人員
兩岸暨東協經貿商務人才
升學考試
警專正期班
四技二專
升大分科測驗
模擬考試
警專正期班第36期線上模擬考試(完整版)
警專考試能力測驗分析
軍事考試
軍事考試
一般/警察特考 » 一般警察特考(四等)-行政警察人員 » 歷屆題庫 » 109年 » 刑法概要
單選題
每題4分
1. 類推適用在刑法的運用,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禁止類推適用與罪刑法定主義無關
(B)貫徹禁止類推適用原則可保障人民不受無法律依據的刑罰制裁
(C)不論對行為人有利或不利,均應嚴格禁止類推適用
(D)法院可以運用類推適用的原理對行為人的不法行為處罰,以免造成法律漏洞。
2. 甲與友人聚餐,飲用不少啤酒。會後甲明知自己已不能安全駕駛,卻騎腳踏車回家,結果不勝酒力,不慎未注意前方狀況,在路口撞倒行人乙,導致乙受傷。經酒測結果,甲呼氣中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30毫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犯刑法第185條之3不能安全駕駛罪與刑法第284條過失傷害罪
(B)甲犯刑法第284條過失傷害罪
(C)甲犯刑法第185條之3不能安全駕駛罪
(D)甲犯刑法第284條過失傷害罪及刑法第185條之3不能安全駕駛罪,為想像競合犯,從一重處斷。
3. 行為人行為後,沒收之法律變更,改採總額原則,包括違法行為所得、其變得之物或財產上利益及其孳息,均應沒收。此種法律之變更,應如何適用?
(A)適用行為時之法律
(B)適用行為時之法律,但行為後之法律有利於行為人者,適用最有利於行為人之法律
(C)適用裁判時之法律
(D)適用裁判時之法律,但行為前之法律有利於行為人者,適用最有利於行為人之法律。
4. 甲誤丙為乙而取刀刺殺丙身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為客體錯誤,甲成立殺人既遂罪
(B)為打擊錯誤,甲成立殺人既遂罪
(C)為客體錯誤,甲成立過失致人於死罪
(D)為打擊錯誤,甲成立過失致人於死罪。
5. 甲翻牆進入乙家中搜刮財物,於得手前,適乙返家遭發覺,甲為避免遭查獲乃奪門而出,此種犯罪之形態符合下列何者之概念?
(A)中止未遂
(B)障礙未遂
(C)不能未遂
(D)預備犯。
6. 甲與乙在珠寶店佯裝欲購買珠寶,當店員丙拿出一枚鑽戒供選購時,甲藉故將丙支開,乙看丙離開櫃台趁機以假鑽戒調包,把假鑽戒留在櫃台上而後離去,丙雖然發現鑽戒被調包,但已不見二人蹤影。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乙成立詐欺罪的共同正犯
(B)甲、乙成立竊盜罪的共同正犯
(C)乙成立詐欺罪的正犯,甲成立詐欺罪的幫助犯
(D)乙成立竊盜罪的正犯,甲成立竊盜罪的幫助犯。
7. 甲勸誘乙使其萌生竊盜之犯意至超商偷取汽水1瓶,乙亦聽從建議而竊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構成幫助犯
(B)甲不構成犯罪
(C)甲構成教唆犯
(D)甲構成共同正犯。
8. 甲搶奪步行婦女之皮包,於審判中坦承所為,請求法院宣告緩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2年6月,可否為緩刑之宣告?
(A)不符合緩刑要件,不得宣告緩刑
(B)得依其情狀宣告緩刑
(C)得命其賠償被害人損失後,為緩刑之宣告
(D)得命其提供義務勞務後,為緩刑之宣告。
9. 下列有關公務員之敘述,何者正確?
(A)公務員執行職務中所為之任何行為,均屬不罰
(B)甲並非警察,雖目擊乙肇事逃逸,仍不能逮捕乙
(C)公務員依所屬上級公務員命令之職務行為,即可阻卻違法
(D)公務員執行上級之違法職務命令時,若明知命令違法,不得阻卻違法。
10. 下列何者為法定阻卻違法事由?
(A)義務衝突
(B)不可罰之違法性
(C)業務上之正當行為
(D)推測之承諾。
11. 下列何者不屬於刑法所規定「易刑」處分?
(A)易科罰金
(B)易服勞役
(C)易服社會勞動
(D)易服保護管束。
12. 下列何種情況,不得易科罰金?
(A)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5月
(B)犯詐欺罪,處有期徒刑6月
(C)犯背信罪,處有期徒刑7月
(D)犯傷害罪,處有期徒刑6月,犯誹謗罪處有期徒刑3月,應執行有期徒刑8月。
13. 甲素行良好,無犯罪前科,因故殺死乙後,被判處殺人罪,處無期徒刑確定,最快於執行多少年後,得由監獄報請法務部許予假釋?
(A)10年
(B)20年
(C)25年
(D)30年。
14. 下列何者非屬刑法定義上的公務員?
(A)受某縣(市)政府委託從事橋梁規劃設計之建築師
(B)直轄市、縣(市)首長
(C)依法令經辦學校工程營繕與財物購置等事務之公立學校校長
(D)直轄市、縣(市)議會議員。
15. 甲、乙出於殺人犯意各持木棒共同毆打丙致死後,因聽見汽車聲響,心虛將木棒丟棄並逃離現場,乙事後又返回現場,將木棒及丙的屍體均予以焚燒後就地掩埋。甲、乙之行為,依實務見解,應如何評價?
(A)甲、乙成立共同殺人罪
(B)甲、乙成立共同殺人罪及湮滅證據罪
(C)甲、乙成立共同殺人罪,乙另應論以湮滅證據罪
(D)甲、乙成立共同殺人罪,甲另應論以湮滅證據罪。
16. 下列關於洩露秘密行為之敘述,何者錯誤?
(A)警察洩漏因執行職務知悉之偵查不公開的事項,應成立犯罪
(B)公務員故意洩漏國防以外之秘密,應成立犯罪
(C)公務員因過失洩漏國防以外之秘密,不成立犯罪
(D)非公務員洩漏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國防以外之秘密,應成立犯罪。
17. 下列對於違反公務行為之敘述,何者錯誤?
(A)對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而施以強暴脅迫,應成立犯罪
(B)除去張貼於法院之文告,應成立犯罪
(C)損壞公務員職務上保管之物品,應成立犯罪
(D)撕毀員警依規定製作並交付之報案三聯單收執聯,應成立犯罪。
18. 甲冒充與我國有邦交之乙國外交部人員,並出示偽造之證件,向丙謊稱可受理移民該國手續,致丙信以為真,而交付相關文件,則甲冒充的行為應成立何罪?
(A)僭行公務員職權罪
(B)妨害公務罪
(C)背信罪
(D)侵占罪。
19. 下列何種情形,甲之行為觸犯刑法第315條之1妨害秘密罪之規定?
(A)太太甲未徵得其先生乙之同意,逕自拆開某房屋仲介公司寄給乙之廣告信件
(B)律師甲將業務上知悉之當事人有外遇對象的秘密對記者透露
(C)某電腦設備製造公司之離職工程師甲,違反約定而將職務上所知悉之商業機密洩漏給另一家同業競爭公司
(D)經營女服飾店之甲在店內更衣室安裝攝影機偷拍客人試穿衣服之鏡頭。
20. 甲於喜宴後飲酒已達不能安全駕駛之程度,但自認為沒有問題,仍自行開車返家,返家途中,因酒精作用,注意力不集中,致撞傷機車騎士A,使A跌倒在地,幸好A僅身體多處擦傷,甲應如何論罪?
(A)僅成立刑法第185條之3不能安全駕駛罪
(B)僅成立刑法第284條過失傷害罪
(C)同時成立刑法第185條之3不能安全駕駛罪與刑法第277條原因自由行為之故意傷害罪
(D)同時成立刑法第185條之3不能安全駕駛罪與刑法第284條過失傷害罪。
21. 甲因虛榮心作祟,明知「法學博士」頭銜於航空公司會員申請並無任何優待與利益,仍於航空公司會員資料表上填具自己個人資料時,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上「法學博士」的頭銜。甲之行為應如何評價?
(A)甲成立業務文書登載不實罪
(B)甲成立偽造私文書罪
(C)甲成立偽造特種文書罪
(D)甲不成立犯罪。
22. 甲因A積欠債務避不見面,駕車前往A住處討債,見A騎乘機車自外返回,即以車輛阻擋,將A強拉下機車,恫稱如不提出擔保,即要斷其手腳,A甚害怕而趁隙掙脫逃離。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甲構成刑法第302條之剝奪他人行動自由罪
(B)甲構成刑法第304條第1項之強制罪
(C)甲構成刑法第305條之恐嚇危害安全罪
(D)甲為索討債務,尚無從認定其係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
23. 甲與乙因行車糾紛而爭吵,乙坦承有過失但不願賠償,甲便對乙大聲揚言:「我一定告死你,等著跑法院吧」等語,甲是否構成恐嚇危害安全罪?
(A)會,因為「告死你」係以加害乙生命之事恐嚇乙
(B)會,因為以一般人的角度判斷,乙會擔心害怕
(C)不會,因為甲之意思是要提出告訴之意思,係法律賦予其行使之救濟權利
(D)不會,因為乙已坦承有過失。
24. 下列何者並非刑法第321條加重竊盜罪之處罰類型?
(A)甲在港埠竊取他人錢包
(B)乙、丙二人結夥竊取丁之機車
(C)戊破壞門鎖進入己之住家偷取財物
(D)庚攜帶剪刀侵入辛之工廠內竊取電纜線。
25. 甲不滿其女友乙移情別戀,於是將乙之前寄給他之充滿濃情蜜意的電子郵件列印封緘後,寄給乙之現任男友丙,作為報復。甲的行為應如何評價?
(A)甲無罪
(B)甲應負妨害書信秘密罪責
(C)甲應負洩漏利用電腦知悉他人之秘密罪責
(D)甲應負誹謗罪責。
申論題
1. 甲在某私人公司上班,因乙欠其新臺幣10萬元,某日甲需錢孔急,前往乙住處要債,惟乙對甲叫窮,甲不相信,乃未經乙同意對乙住處翻箱倒櫃,然未找到任何值錢財物而作罷,甲有無犯罪?
2. 甲、乙為鄰居,素有積怨。某日兩人因故口角,乙便拿出預先準備好的木棍朝甲的頭部揮擊,甲急忙閃躲並順勢將木棍擋開,手臂因此骨折,然木棍也反彈擊中乙的頭部,乙當場血流如注。甲、乙之刑責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