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何謂水足跡,下列何者是正確的? 


2. 陳先生到機車行換機油時,發現機車行老闆將廢機油直接倒入路旁的排水溝,請問這樣的行為是違反了 


3. 下列何種開發行為若對環境有不良影響之虞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A.開發科學園區;B.新建捷運工程;C.採礦 


4. 四公尺以內之公共巷、弄路面及水溝之廢棄物,應由何人負責清除? 


5. 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含量增加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主因之一,下列何種飲食方式也能降低碳排放量,對環境保護做出貢獻: A.少吃肉,多吃蔬菜;B.玉米產量減少時,購買玉米罐頭食用;C.選擇當地食材;D.使用免洗餐具,減少清洗用水與清潔劑? 


6. 酸雨對土壤可能造成的影響,下列何者正確? 


7. 在生物鏈越上端的物種其體內累積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濃度將越高,危害性也將越大,這是說明POPs具有下列何種特性? 


8. 如何降低飲用水中消毒副產物三鹵甲烷? 


9. 日光燈管、水銀溫度計等,因含有哪一種重金屬,可能對清潔隊員造成傷害,應與一般垃圾分開處理? 


10. 下列何種生活小習慣的改變可減少細懸浮微粒(PM2.5)排放,共同為改善空氣品質盡一份心力? 


11. 下列何者對飲用瓶裝水之形容是正確的: A.飲用後之寶特瓶容器為地球增加了一個廢棄物;B.運送瓶裝水時卡車會排放空氣污染物;C.瓶裝水一定比經煮沸之自來水安全衛生? 


12. 小明隨地亂丟垃圾,遇依廢棄物清理法執行稽查人員要求提示身分證明,如小明無故拒絕提供,將受何處分? 


13. 台灣自來水之水源主要取自 


14. 醫療院所用過的棉球、紗布、針筒、針頭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屬於 


15. 根據環保署資料顯示,世紀之毒「戴奧辛」主要透過何者方式進入人體? 


16. 下列何者是酸雨對環境的影響? 


17. 水中生化需氧量(BOD)愈高,其所代表的意義為 


18. 可藉由下列何者改善河川水質且兼具提供動植物良好棲地環境? 


19. 一般人生活產生之廢棄物,何者屬有害廢棄物? 


20. 依廢棄物清理法之規定,隨地吐檳榔汁、檳榔渣者,應接受幾小時之戒檳班講習? 


21. 下列何者屬地下水超抽情形? 


22. 下列何者不是溫室效應所產生的現象? 


23. 綠色設計主要為節能、生態與下列何者? 


24. 臺灣地狹人稠,垃圾處理一直是不易解決的問題,下列何種是較佳的因應對策? 


25. 森林面積的減少甚至消失可能導致哪些影響: A.水資源減少;B.減緩全球暖化;C.加劇全球暖化;D.降低生物多樣性? 


26. 下列何者不是自來水消毒採用的方式? 


27. 下列何項法規的立法目的為預防及減輕開發行為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藉以達成環境保護之目的? 


28. 亂丟香菸蒂,此行為已違反什麼規定? 


29. 下列何者不是造成全球暖化的元凶? 


30. 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或自治條例之行政法上義務,經處分機關處停工、停業處分或處新臺幣五千元以上罰鍰者,應接受下列何種講習? 


31. 防治蟲害最好的方法是 


32. 廢塑膠等廢棄於環境除不易腐化外,若隨一般垃圾進入焚化廠處理,可能產生下列哪一種空氣污染物對人體有致癌疑慮? 


33. 若使用後的廢電池未經回收,直接廢棄所含重金屬物質曝露於環境中可能產生那些影響: A.地下水污染;B.對人體產生中毒等不良作用;C.對生物產生重金屬累積及濃縮作用;D.造成優養化? 


34. 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的好處為何: A.減少家戶垃圾費用支出;B.全民主動參與資源回收;C.有效垃圾減量? 


35. 2015年巴黎協議之目的為何? 


36. 下列何種行為無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37. 在五金行買來的強力膠中,主要有下列哪一種會對人體產生危害的化學物質? 


38. 「聖嬰現象」是指哪一區域的溫度異常升高? 


39. 下列哪些廢紙類不可以進行資源回收? 


40. 下列何者為環境保護的正確作為? 


41. 室內裝修業者承攬裝修工程,工程中所產生的廢棄物應該如何處理? 


42. 每個人日常生活皆會產生垃圾,下列何種處理垃圾的觀念與方式是不正確的? 


43. 高速公路旁常見有農田違法焚燒稻草,除易產生濃煙影響行車安全外,也會產生下列何種空氣污染物對人體健康造成不良的作用? 


44. 一般而言,水中溶氧量隨水溫之上升而呈下列哪一種趨勢? 


45. 下列那一種氣體較易造成臭氧層被嚴重的破壞? 


46. 目前市面清潔劑均會強調「無磷」,是因為含磷的清潔劑使用後,若廢水排至河川或湖泊等水域會造成甚麼影響? 


47. 冰箱在廢棄回收時應特別注意哪一項物質,以避免逸散至大氣中造成臭氧層的破壞? 


48. 為了保護環境,政府提出了4個R的口號,下列何者不是4R中的其中一項? 


49. 台灣地區地形陡峭雨旱季分明,水資源開發不易常有缺水現象,目前推動生活污水經處理再生利用,可填補部分水資源,主要可供哪些用途: A.工業用水;B.景觀澆灌;C.飲用水;D.消防用水? 


50. 下列哪種措施不能用來降低空氣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