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考慮小客車二元羅吉特個體選擇模式為基礎之需求函數(選擇機率函數): 其中,Ua客車(負)效用函數:,C為旅行成本(out of pocket cost),T行時間 (travel time),A小客車持有(car ownership),Uo他方案之(負)效用函數 (一)在運輸需求分析中,常用一般化旅行成本(generalized travel cost)代表運輸的負效用(disutility),試說明何謂一般化旅行成本? (二)上述小客車(負)效用函數,試討論於模式驗證中其參數(α,β,γ)符號的正負號應為何?時間價值應如何推得? (三)試由選擇機率函數Pa成本彈性(cost elasticity)?
2. 兩岸航空客運直航後,直航航線的票價並不比經由港、澳轉機的票價來得便宜,甚至還比較貴;而經由各界反應之後,某家航空公司開始降價後,其他航空公司亦紛紛降價以為因應,請您從運輸市場的定價因素以及相關經濟原理,說明為何直航相較於轉機的票價,先前可以比較貴,之後卻也可降價變得比較便宜的理由。
3. 試說明何謂(依時性)動態擁擠定價(dynamic congestion pricing),最適擁擠費率如何訂定?請圖示說明其經濟理論基礎。此外,由於智慧運輸系統(ITS)及電子收費技術的發展將有機會實現動態道路定價的機制,請問此時需要那些動態性資料及相關參數或函數,以及如何計算出動態擁擠費率?
4. 對於具有自然獨占特性的都市捷運系統,若政府對其採取「損益平衡」的定價管制,其是否會發生超額需求(excess demand)的現象?如果對其採取社會福利最大的定價管制(請說明其原理),而此時政府是否需給予補貼?(可利用相關成本與需求曲線說明之)。
5. 政府辦理具自償性運輸計畫通常必須同時進行經濟評估與財務評估,前者著重於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後者常以自償率(self-liquidation rate, SLR)來評估衡量運輸計畫之自償能力。假設某一城際走廊正考慮新建下列兩條高速公路路線方案,方案A:既有路線升級、方案B:短隧道海線、方案C:長隧道山線,計畫年期均為30年,其資料如下: (一)請說明何謂自償率(self-liquidation rate, SLR)?其在運輸公共建設計畫之財務分析所扮演的角色與精神? (二)試分別估算上述三個方案之自償率?並試應用經濟評估之益本比(B/C ratio)法進行三方案之評比排序?並綜合此一分析結果評選出政府之最佳投資決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