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泰勒(F. W. Taylor)與費堯(H. Fayol)的主張皆對傳統理論時期行政學有重要的影響,下列何者正確? 


2. 關於新公共管理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3. 關於政府再造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4. 下列何者最容易造成政務官與常任文官間的緊張關係? 


5. 關於行政倫理的內涵,下列何者錯誤? 


6. 當政府發生重大缺失時,由首長依法聘請產官學界代表組成「調查委員會」,並責成專人主持督導,對事件進行調查,並提出建議做為改進依據的作法,屬於吉伯特(C. E. Gilbert)「行政責任分析架構(The Framework of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中的何種途徑? 


7. 有關組織結構類型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8. 李文(K. Lewin)認為組織變革由解凍、推動和再結凍三階段組成。下列何種策略可應用在解凍階段? 


9. 下列何者是行政院體系的政府組織? 


10. 依立法院組織法之規定,下列何者正確? 


11. 下列何者隸屬於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 


12. 有關我國公務人員薪給制度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13. 有關中央政府總預算和追加預算程序之比較,下列何者正確? 


14. 有關預算法第29條行政院應編製國富統計、綠色國民所得帳及關於稅式支出、移轉性支付之報告。下列何者錯誤? 


15. 人民團體接受政府機關補助辦理採購時,應否適用政府採購法之規定? 


16. 有關建立公部門績效管理制度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17. 下列何者是我國政府資訊管理政策之綜合規劃、協調、審議及資源分配的主責機關? 


18. 相對於「員工導向」,下列何者最為符合「生產導向」的領導方式? 


19. 下列何者為危機發生時政府機關所應著重的溝通策略與技巧? 


20. 有關政府介入處理社會問題的原因,下列何者不屬於福利經濟學派強調的重點? 


21. 政策評估在實驗設計時,為盡可能排除其他干擾變數之影響,可採用下列何種方法? 


22. 探討中央與地方府際合作的困境與解決機制時,下列何項學理無直接關聯? 


23. 有關非營利組織課責的難題,下列何者錯誤? 


24. 下列何者不是政府公共事務採委託外包的理論基礎? 


25. 下列何者不屬於成功的跨域治理所需的關鍵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