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期存款、郵政儲金、活期儲蓄存款與外匯存款都屬於M2中的「準貨幣」項目。 


2. 評估銀行的財務狀況,可用CAMELS分級標準,其中C是指經營品質。 


3. 物價水準上升使得貨幣市場產生超額貨幣供給,稱之為實質餘額效果。 


4. 分散投資可以降低特定風險,但無法降低市場風險。 


5. 當個別資產投資報酬率之間的相關係數為零時,投資組合有降低風險的效果。 


6. 自由準備是指超額準備減去向央行借入款之總額,而商業銀行在某一時點持有的準備金包括庫存現金與在中央銀行存款之加總。 


7. 銀行承做存放款業務的風險與利得是由銀行承受,所以這種融資方式稱為直接金融。 


8. 在台灣,銀行的監理機構為中央銀行,金融證券業的監理機構為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因此,在台灣實行的是多元監理制度。 


9. 若中央銀行提高重貼現率,代表央行打算採行寬鬆貨幣政策。 


10. 根據Base 1 Ⅲ資本協定,2016年開始,銀行必須逐步提撥「保護緩衝資本」(capital conservation buffer),在2019年,「保護緩衝資本比率」至少須提撥至2.5%水準。 


11. 請由高至低排序下列「貨幣」之流動性:a.外匯存款;b.支票存款;c.定期存款;d.現金。 


12. 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是根據以下何種方式分類? 


13. 外匯存底在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是屬於: 


14. 下列何者不是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可能預期效益? 


15. 下列何者會使持有貨幣的動機上升? 


16. 下列有關物價、利率與景氣的敘述,何者錯誤? 


17. 下列何種事件所產生的風險可以透過分散投資來降低? 


18.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9. 下列哪一類機構屬於契約儲蓄機構? 


20. 在銀行的資產總額中,以下列何者所佔的比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