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法中之物權法與土地法二法間之關係為何?


2. 法律定有施行期限者,於期限屆滿時,該法律之效力如何?


3. 因刑法採嚴格罪刑法定原則,下列何種法律解釋方法不適用之?


4. 依法律之適用原則,非經當事人之請求或檢察官之起訴,法官不得自行審理之原則為何?


5. 法律與憲法牴觸者無效,但有無牴觸發生疑義時,我國之解決機制為何?


6.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7. 人的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因此胎兒對於其父親之遺產如何繼承?


8. 依勞動基準法之規定,勞工接到雇主終止勞動契約之預告後,為另謀工作得於工作時間請假外出且請假期間之工資照給,但每星期之請假時數不得超過幾日之工作時間?


9. 法律就某一特定事實之存在,賦予其原則性之法律效果,若有反證即可推翻之。稱為?


10. 下列何者有法律漏洞時,不得以類推適用之方式補充之?


11. 下列法令,何者位階最高?


12. 甲擅自在乙所有之土地上種植果樹,該果樹所有權屬於誰?


13. 關於結婚之要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4. 甲夫乙妻有二子,一家人與甲男之老父母同住。今甲死亡,乙對其遺產的應繼分為何?


15. 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下列有關定型化契約之敘述,何者有誤?


16. 依勞動基準法第50條之規定,女工分娩前後,應停止工作,給予產假幾星期?


17. 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10條之規定,在特定情形時,公務機關得拒絕將其蒐集之個人資料,供當事人查詢、閱覽或製給複製本。下列何者不屬於該特定情形?


18. 依據我國民法之規定,法律行為違反強制或禁止之規定者,原則上其效力為何?


19. 下列何者屬於不成文法源?


20. 依我國憲法之規定,下列哪一機關為我國最高之立法機關?


21. 一般通常認為最優先之法律解釋方法為何?


22. 有受領權之人認領遺失物時,拾得人得請求報酬。但不得超過其物財產上價值幾分之幾?


23. 下列何者非刑法上明定之科刑輕重審酌標準?


24. 刑法的制裁不包括下列何者?


25. 下列何者非民法上所稱之人格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