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險契約若增加不保事項或除外責任的範圍,其對保險費計算有何影響?


2.
除了指明不保的危險事故外,保險人對所有危險事故所發生的損失均負賠償之責任,該保單稱為:


3. 凡契約的訂立,除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外,尚須經一定程序或方式為之者,稱之為:


4. 保險業之銷售制度分為直接招攬與間接招攬兩種,以下何者不是直接招攬之銷售制度? 


5. 可能引起損失之偶然事件,係指:


6. 下列何者對承保範圍的約定方式採全險方式(all-risk coverage)?


7. 傷害保險之保險費,主要係依下列何種因素訂定? 


8. 在核保技術上,凡具體事實足以引起或增加危險事故發生機會之條件者,稱為:


9. 下列何者非為火災保險核保時所應考慮之因素? 


10. 保險代位原則可分為下列那兩種代位? 


11. 以甲客運為例,其擁有上百台大客車提供公路運輸,在風險管理措施上,請問該客運若選擇以自留方式來處理其車禍之風險(以最小成本獲得最大保障為考量),以下何種方法最為適宜? 


12. 下列何種保險組織,其權力機關非由社員所組成?


13.
保險單中若訂有自負額(Deductible)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4. 下列那些風險管理的措施,屬於危險理財(risk financing)的方法?(1)危險證券化(2)傳統保險(3)轉承包(4)營建合約中訂定免責條款(5)自己保險(self-insurance) 


15.
某甲因腎臟病截肢住在C醫院,擬轉院至B醫院接受治療,載運之救護車中途發生車禍,某甲不幸死亡,某甲生前向A壽險公司投保意外保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6.
我國目前強制汽車責任保險,當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應負理賠的責任包括:


17.
人壽保險之純保費是依據預定死亡率與預定利率計算,而預定死亡率及預定利率與純保費的關係是:


18. 下列何者不是不保事項用在保險單的理由?


19. 保險契約成立後,要保人或被保險人因給付保險費,而換取保險人承諾負擔危險責任之對價,稱為:


20.
依保險法第55條規定,下列何者不是保險契約應記載事項?


21. 下列何者屬於保險業的外來資金?


22.
依我國傷害保險單示範條款的規定,殘廢保險金的受益人為:


23. 下列何者不屬於保險經營技術的三大法則?


24.
依我國傷害保險單示範條款的規定,依據不同的殘廢等級,給付不同比例的殘廢保險金,目前殘廢等級共分幾級?


25. 下列有關「核保」之基本功能之敘述,何者錯誤? 


26. 健康保險在契約生效後,而在保險給付責任尚未開始前的這段期間,稱為:


27. 對於近因(Proximate cause)之敘述,何者錯誤? 


28.
下列何者不屬於保險契約消滅?


29. 保證某些事項的存在或不存在,此種保證稱為:


30. 保險代位原則係下列那一項原則之引申原則?


31.
下列有關要保人的敘述何者錯誤?


32. 自己保險屬於下列何種危險管理方法?


33. 自己保險(Self-insurance)並非保險,最主要是因不符合那一項保險基本原理? 


34.
原則上在海上保險契約,其保險利益應於何時存在?


35.
依經驗值甲地區每1萬棟住宅中,平均每年遭小偷的次數有20次。上一年度統計,已知甲區10萬棟住宅中,實際遭小偷次數有220次,總損失110,000萬元。請問該區危險程度是多少?預期損失成本又是多少?


36.
甲餐廳之員工乙於其休假日返回該餐廳用餐,不料因酒精爐爆炸傷及臉部,試問該餐廳於接受該員工賠償請求後,應向保險公司依何種保險才能獲得賠償?


37. 我國火災保險之年費率(Annual rate),係以保險金額多少元為一保險單位?


38.
對於損害填補原則之敘述何者正確?


39.
依我國日額型住院醫療費用保險單示範條款的規定,被保險人的投保年齡採用何種方式計算?


40. 衡量一國保險事業對該國經濟發展之貢獻,是以下列何者為指標? 


41. 財產保險人在決定保險金額時,須受限於: 


42.
於保險代位原則中,要行使代位求償權的前提,必須:


43. 假設損失發生機率為P(L),則危險(Pure Risk)之值,何者正確?


44.
危險管理方法中之風險控制型方法,包括:a.避免;b.損失控制;c.危險自留;d.非保險轉嫁


45.
保單條款記載:「所稱之疾病係指被保險人在本契約生效日起持續有效滿30日後或復效日起所發生之疾病」,該30日係屬:


46. 下列何者不是保險的特質?


47. 下列何者不屬於保險利益的成立要件?


48. 房屋僅投保火災險保單,因地震引發火災,導致房屋火災損失,將無法獲得理賠。此係依據下列那一原則?


49.
下列有關財產保險被保險人請求理賠時應履行的義務,何者敘述是正確的?a.事故發生時有損失施救之義務;b.事故發生時有損失通知之義務;c.為防止損失擴大,可未經保險人同意而變更現場;d.未經保險人同意,可私下協商放棄對第三人索賠之權利


50.
再保險契約以保險金額為原保險人與再保險人間責任分擔的基礎者,謂為:a.率再保險;b.溢額再保險;c.超額損失再保險;d.超賠款率再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