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依關稅法登記之業者,海關得依職權或申請核准實施自主管理,惟前項業者不含:


2. 下列那項申請案件,海關不徵收規費:


3. 下列何者屆期未繳納,不得依關稅法第95條規定移送強制執行?


4. 下列進口貨物何者不得申請進儲保稅倉庫?


5. 海運進口貨物,報關應檢送之文件,下列那項不符關稅法第17條規定?


6. 辦理連線申報時,報關業對其電腦申報資料與報關有關文件之內容必須一致,須由何人審核無訛:


7. 依同樣貨物或類似貨物之交易價格核定完稅價格時,應就影響價格因素作合理調整,無需慮及:


8. 下列那項海關得依納稅義務人請求,變更核估之適用順序?


9. 關員依海關緝私條例規定,勘驗、搜索關係場所時,下列何者為誤?


10. 在國內持有經國外發貨廠商簽字,可供填寫作為進口貨物發票之預留空白文件者,處持有人幾萬元以下罰鍰?


11. 服務於水運交通工具之工作人員,明知有走私情事,而不通知稽徵關員,下列處分何者不合規定?


12. 依海關緝私條例第20條第3項規定,易生危險之扣押物,得:


13. 於離島地區設置,且在該地區經營報關業務之報關業,下列那項不合報關業設置管理辦法規定?


14. 下列何者不符海關緝私條例查緝規定?


15. 授權掌理報關業務之經理人變更時,應自事實發生之翌日起十日內:


16. 下列專責報關人員之職責,何者與規定不符?


17. 專責報關人員有重大喪失債信情事,了結後需逾幾年始得執業?


18. 業者向經營通關網路之事業申請連線,何者在訂立契約前,應先向該地區海關報備,並取得電子郵箱號碼?


19. 依「貨物通關自動化實施辦法」第8條規定,何者不得兼營報關業?


20. 海關緝私條例所稱變價取償,係指:


21. 下列關稅法規定期限,對納稅義務人權利保障最有利的是:


22. 運送、銷售或藏匿私運管制物品者,依懲治走私條例第3條規定處分,下列那項與規定不符?


23. 納稅義務人於稅款完納後,因稅則號別顯然錯誤而發生短徵或溢徵時,經海關通知應補徵或申請海關發還稅款,下列何種條件除外:


24. 下列業者,何者違反「貨物通關自動化實施辦法」第11條規定,不得依關稅法第81條規定處罰?


25. 貨物進口前得由納稅義務人或其代理人向海關申請預先審核進口貨物之稅則號別,及交易價格之實付或應付價格中有無其他應計入完稅價格之費用,納稅義務人如對海關書面預先審核答復不服時得:


26. 經依復查、訴願或行政訴訟確定應退還稅款者,海關應於確定之翌日起幾日內予以退還?


27. 依關稅法規定,對進口貨物因放行前,未能即時檢具減、免關稅有關證明文件,經准繳納保證金先行驗放後,屆期未能補辦者,其保證金由海關辦理:


28. 進口貨物之申報,自裝載貨物之運輸工具進口日之翌日起15日內,向海關辦理。下列「運輸工具進口日」,何者適用於轉運貨物:


29. 進口貨物之完稅價格,在海關改採按「國內價格」核定時,認依前行核定順序已未能核定,關稅法原規定完稅價格適用順序應為:


30. 關稅又稱國稅,其徵收由何政府機關單位為之:


31. 報運出口貨物有海關緝私條例第37條第2項涉及虛報或不實所處罰鍰案件,其「罰鍰」計算指:


32. 從價課徵關稅之進口貨物,其完稅價格以實付及應付之交易價格為計算基礎,關稅法第30條訂有四條件不得作為根據,下列各條件中何者為誤:


33. 依關稅法第64條規定,對已繳納關稅進口之貨物,得退還其原繳關稅,下列何者不得退還?


34. 下列何種文件得替代進口或出口報單,辦理通關:


35. 海關緝私條例所稱罰鍰以貨價為準,進口「貨價」指:


36. 經營貿易屆滿幾年之中華民國船舶,得因逾齡或其他原因,核准解體者免稅:


37. 有違反海關緝私條例情事發生,不得再為追繳或處罰之時效,須為逾期滿:


38. 海關認有違反海關緝私條例情事,對拒絕交驗隨身物件者,依同條例第11條逕行人身搜索時,所需要件中何者有誤:


39. 報關業向海關遞送報單,對於貨物之重量、價值、數量、品質或其他事項,為不實之記載,如係與貨主之共同行為時,其處分對象為:


40. 運輸工具所載進口貨物、轉運貨物,經海關查明與艙口單、載貨清單、轉運艙單或運送契約文件不符者,依海關緝私條例規定,海關對該貨物應做何種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