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何者非動產原始取得之事由?


2. 甲將自己所有之土地之應有部分二分之一贈與給乙,並為登記,則甲、乙二人就該土地所有權之享有型態為:


3. 為質權標的物之金錢債權,其清償期先於其所擔保債權之清償期者,質權人得於該標的物之金錢債權清償期屆至時,對該債務人有何種權利主張?


4. 甲、乙、丙三人各出資一百萬元,共同購買土地一筆,並登記為三人共有,應有部分各三分之一:


5. 下列何項權利之成立,不以支付地租為其必要成立條件?


6. 甲之肥料寄放於乙處,乙妻不知此事,將之施用於乙之耕地上,甲之肥料與乙之耕地結合。此稱之為:


7. 甲將乙所有之燕麥,磨成粉狀,以供早餐食用。此稱之為:


8. 甲租用乙之A地時,在乙之A地內發現有不知何人埋藏之金磚數塊,該金磚之所有權歸屬於何人?


9. 下列何種物權具有從屬性及不可分性?


10. 債權人占有由債務人或第三人移交之動產,得就其賣得價金清償之權利,稱之為:


11. 按債務人甲在其抵押物上分別有乙、丙、丁第一、二、三次序依次為新台幣一百八十萬元、一百二十萬元、六十萬元之抵押權。今乙將其第一次序之優先受償利益相對拋棄予丁,嗣後甲之抵押物拍賣所得價金為三百萬元,試問關於拍賣所得價金之分配,下列何者正確?


12. 對於無主之動產為占有者,其效力為何?


13. 下列原因而取得不動產物權,何者非經登記,不生效力?


14. 下列何者為最高限額抵押權之特色?


15. 以他人土地供自己土地便宜之用之權利,稱為:


16. 下列何種物權不具有從屬性?


17. 以所有之意思,和平、公然、繼續占有他人未登記之不動產,而其占有之始為善意並無過失者,至少須經多久,始得請求登記為所有人?


18. 甲將B手機出質於乙,乙將B手機轉質於丙,丙將B手機交付於受雇人丁保管,此例中何人為占有輔助人?


19. 下列何者不屬於擔保物權?


20. 下列何者為動產物權讓與時必備要件?


21. 數人區分一建築物,而各專有其一部,就專有部分有單獨所有權,並就該建築物及其附屬物之共同部分共有之建築物,此種所有權享有之型態,稱為:


22. 下列何項擔保物權不得事先約定,屆期不清償債務,擔保物所有權移屬於債權人所有?


23. 下列何者非民法相鄰關係之規定內容?


24. 以他人土地供自己土地便宜之用的權利,稱之為:


25. 土地及其土地上之建築物,同屬於一人所有,而僅以建築物為抵押者,於抵押物拍賣時,拍定人與土地所有權人間之關係為:


26. 甲因承攬乙之汽車鋼圈電鍍加工所生之報酬請求權,與甲因營業關係而占有自動研磨機具設備,得對該後者之機具設備行使下列何種物權?


27. 抵押之不動產如經分割,或讓與其一部,或擔保一債權之數不動產而以其一讓與他人者,其抵押權不因此而受影響。此稱之為:


28. 土地所有人,於設定抵押權後,在抵押之土地上營造建築物者,抵押權人:


29. 甲母因重病住院,甲籌足開刀費用新台幣50萬元,卻因心慌將該款項遺落在計程車上,乘客乙拾得後通知甲,甲欲致贈乙新台幣5萬元,乙在法律上得為何主張?


30. 土地所有人於例外情形下不得禁止他人進入其地內,其例外情形不包含:


31. 下列有關典權之敘述,何者為錯誤?


32. 依民法第七六五條規定,下列有關所有權之權能之敘述,何者錯誤?


33. 下列各項何者為物權之消極權能?


34. 甲將A錶設定動產質權於乙時,A錶之交付,不得以下列何種方法為之?


35. 質權人為責任轉質者,對於質物滅失所應負的責任為:


36. 甲為債務人,為同一借款之擔保,將其所有之不動產a、b及乙之不動產c、d設定抵押權予銀行,抵押物同時拍賣時,銀行就該四筆不動產賣得價金如何受償?


37. 下列何者為我們民法上之分別共有?


38. 甲向乙承租腳踏車,乙交付給甲,則對該腳踏車而言,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39. 典權之約定期限至少須滿幾年,始得附有到期不贖即作絕賣之條款?


40. 各共有人之應有部分不明者,其應有部分如何認定?


41. 下列何種事實,得以原始取得動產所有權?


42. 下列何者為能獨立存在之物權(主物權)?


43. 關於時效取得,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44. 下列何者非我國民法上物權消滅之原因?


45. 下列關於抵押權效力之敘述,何者為正確?


46. 留置權成立後,留置權人有何權利可主張?


47. 債權人於其債權未受全部清償前,得就留置物之全部行使其留置權,此種特性為:


48. 依民法之規定,以所有之意思,和平繼續占有他人未登記之不動產達幾年時,得請求登記為所有人?


49. 時效取得所有權,占有人在客觀上必須繼續占有不動產達到法律所規定的一定期間。關於繼續占有的事實如何舉證?


50. 土地及其土地上之建築物同屬於一人所有,而僅以建築物設定抵押權者,於抵押物拍賣而建築物與土地所有人各異時,建築物拍定人對土地有何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