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會計師所提供之審計服務中,何項服務之報告係對財務報表之聲明以消極確信之文字表達?


2. 會計師在提供所有型態之專業服務前,實務上皆會使用委任書,其主要目的為:


3. 查核人員發現受查公司之高階經理有重大違法行為時,應如何處置?


4. 會計師事務所之組織型態最不可能採行下列何種?


5. 下列何種情況,會計師所簽發之簽證報告為特殊目的報告?


6. 下列何者不是會計師對財務預測核閱報告之形態?


7. 面對下列何項情況時,查核人員不可能簽發保留意見?


8. 下列那一項查核程序最能合理保證應收帳款的評價聲明?


9. 受查者之財務報表於重大方面已公允表達,若會計師對其之繼續經營假設存有重大疑慮,應出具下列那一種查核報告?


10. 當受查者將其存貨會計方法由非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改正成符合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時,對此項會計方法的改變,查核報告應:


11. 前期財務報表由前任會計師查核時,對於繼任會計師簽發比較財務報表查核報告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12. 查核人員查核應收帳款之期後收款,係屬於下列何項?


13. 客戶聲明書之日期應為何時?


14. 當會計師的查核範圍受到限制時,其情節可能為不重大、重大及非常重大,不論情節如何,會計師不可能出具之意見為下列何種?


15. 下列何者不是控制環境的組成要素?


16. 會計師閱讀其他資訊,其認為與受查者財務報表之資訊有重大不一致之情事時,如認為須修正者為財務報表之資訊,而受查者拒絕修正時,應出具之查核報告為下列何項?


17. 會計師在取得有關受查者存貨管理的職能分工是否有適當的證據時,下列何種方法較為有效?


18. 下列那一項描述,最能說明會計師專業為何需要頒布道德準則,並建立確保遵行的方法?


19. 比對帳載薪工交易之資料至原始憑證(如計時單等),最不可能獲得下列何項查核目標之查核證據?


20. 內部控制受有先天限制,對協助受查者目標之達成,僅能提供合理之確信,此意涵:


21. 下列查核證據中,何者之說服力最不足?


22. 查核人員進行分析性複核程序後,發現客戶應收帳款週轉率為14次,而應付帳款週轉率為8次。此項發現與下列何項最無關聯?


23. 下列有關客戶聲明書,何項為誤?


24. 下列何者為內部控制之組成要素,而非構成組成要素的項目?


25. 下列有關會計師的職業道德之敘述,何者是正確的?


26. 預防舞弊最有效的方法是:


27. 財務報表查核人員之所以要評估控制風險,其原因為:


28. 查核人員於評估受查者發生重大員工舞弊之可能性時,通常會先完成下列何項工作?


29. 當查核人員判定受查者之某些控制程序無效,因而提高控制風險之水準時,則最可能提高或增加下列那一個項目?


30. 李大年會計師接受大華公司92年度財務報表之查核委任。大華公司於93年2月13日完成92年度財務報表之編製,而李會計師則於93年2月17日開始外勤工作,於93年3月24日完成外勤工作,最後並於93年3月28日完成報告。則客戶聲明書之日期通常是:


31. 作業審計(operational audit)的目的通常為:


32. 下列何者與不實財務報導的「態度或合理化」因素有關?


33. 當可接受的偵查風險降低時,下列何項敘述為真?


34. 下列那一段說明,是標準查核報告用以傳達查核風險存在的用語?


35. 下列何者最可以提昇內部稽核之獨立性?


36. 由不是記錄現金支出或資產保管人員每月編製銀行調節表,主要目的在確保:


37. 下列各項敘述何者為誤?


38. 銀行調節表由何人編製最具內部控制上的風險?


39. 當出納人員自郵件收發室取得客戶的匯款通知單時,下列何種情況將致使查核人員認為該公司的職能分工不佳?


40. 下列何者是屬控制測試之查核程序?


41. 會計師針對財務報表中之特定項目所作之特殊目的查核報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42. 查核人員觀察存貨盤點之目的在於:


43. 下列何種類型之查核證據,其可靠度最高?


44. 下列何項不是查核工作規劃之程序?


45. 會計師首次受託查核財務報表,執行必要的查核程序之後,仍無法取得期初餘額足夠及適切之證據時,可出具何種查核報告?


46. 下列有關會計師提供財務資訊確信程度之敘述,何者正確?


47. 下列對於機率與大小成比例抽樣法之敘述,何者錯誤?


48. 在執行屬性抽樣時,如果樣本偏差率為2%,而預期母體偏差率為1%,則查核人員可作成下列何種結論?


49. 在審計抽樣中,使用分層抽樣的主要目的為何?


50. 核對員工每日上班刷卡紀錄,計工單與產品產出統計表並無法瞭解下列何項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