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政學是由何人提出那一篇代表性的論著之後,才從政治學的領域中逐漸獨立成為一門學科:


2. 學者認為公共行政運作的原則應遵從憲政體制的精神來運行,請指出下列何者的理念是不符合憲政體制的?


3. 相對於私部門的行政而言,公共行政的獨特性顯現在:


4. 下列那一種研究公共行政的途徑,最能夠解釋「平坦式的管理層級」(flattened management hierarchies),也就是僅有很少監控層級的組織結構?


5. 歸納新公共行政學者與黑堡宣言學者之論點,兩者所共同認同的主張為:


6. 那一位學者強調長官與部屬的關係不再是命令與服從,而是以「職能合作」的精神作基礎?


7. 在激勵保健理論當中,所謂保健因素不包括下列何者?


8. 在民營化的類型當中,何種類型係政府迫於實際狀況而被動所為的決定?


9. 下列何者原為生物學領域的概念,意指成功存在的有機體,其活動模式會為其他有機體所仿效?


10. 無缺點計畫(Zero Defect Program)是以下列何者為基礎對象的一項心理建設?


11. 將領導界定為「一人或多人在與他人的互動中,領導者與部屬都將彼此提昇至動機與道德的高度水平中」,請問這是何種領導理論的概念?


12. 下列何者為垃圾桶決策模式的主要論點?


13. 下列何項對於動機理論的敘述是正確的?


14. 何種權力的基礎是建立在追隨者內化的價值,使他們相信有權者具有影響力?


15. 人事管理措施之主要目標為發展人力運用及維護工作意願。請問下列那一項措施不屬於發展人力運用?


16. 下列那一個管理學名詞,引起學者們不少的爭議,所以自1960年代以來,在美國已較少被普遍使用,而以「組織行為」及「人力資源」取代之?


17. 請指出下列何項敘述對於「資料」與「資訊」的概念運用是正確的?


18. 在常見的廣義公文書當中,屬員對長官就其職掌或經辦事項有所陳請時所用者,稱為:


19. 對於檔案之管理,凡是能夠達到留在檔案室者皆有其參考與保留價值之目的者,吾人可稱之為:


20. 針對消除行政文化、行政結構及行政程序上的不合理,以提高行政效能,此在學術的用語上,稱為:


21. 下列何種類型的組織結構較不利於行政革新的推動?


22. 從社會層面探討非營利組織存在的原因,其主要的理論基礎為:


23. 下列何者是對政府財政收支活動的監督行為,也是整個財務行政的最後環節?


24.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此話反映了儒家管理哲學當中的何種觀點?


25. 學者歸納民營化的機制當中,最普遍的方式應是:


26. 在預算的管理制度當中,強調在年度預算週期中,現行的計畫與業務除非證明有其存續的必要性,否則不應自動再予編配預算的概念,係指:


27. 薪資水平的決定,須考慮之因素可分內外在兩大層面,請問下列何項屬於外在因素?


28. 為了實現文官甄補的全面性與整體性動員與就業機會的均等,例如我國亦通過保障身心障礙人士平等就業的規定。請問此一趨勢是反映了公共人事行政制度的何種核心價值?


29. 美國傑克遜總統認為聯邦文官深染上流階級的偏見,此乃美國這樣的民主國家難以忍受的。請問這是何種人事制度下的流弊所致?


30. 危機在本質上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若我們發現「機關對外在環境不甚了解,因此無法掌握動態變化」。此一描述應屬於:


31. 管理者常使用「愚民理論」的觀點,認為部屬只要聽命行事即可,請問這應屬於何種溝通的障礙因素?


32. 為形容行政決策受到已投入的設備及其他成本之限制,不能隨心所欲的作合理的決定,稱之為:


33. 現代管理的系統理論所主張的權變管理,此與中國傳統管理原則的何種概念相符合?


34. 途徑目標理論,基本上是根據那一項理論為基礎引申而來的激勵理論?


35. 組織成員對革新計畫抱持抵制的態度,認為只要忍耐即可不受影響。對於這種消極反對改革的組織文化現象,吾人常以何種效應稱之?


36. 請問在政府的非賦稅收入當中,下列何者的性質不屬於實質收入?


37. 賦稅收入主要有三大類,分別為所得稅、消費稅以及財產稅。請問下列何者不屬於消費稅?


38. 職位分類體制的特色就是運用科學化的技術理性進行人事管理的活動。請指出下列對於此一制度的相關描述,何者是錯誤的?


39. 常被稱為T團體(T-Group)訓練法的組織發展訓練模式為:


40. 根據特別權力關係理論,公務員與其雇主國家的關係模式應為:


41. 在組織行為的基本概念當中,對人類本質方面的概念有四,分別為個別差異、全人觀、動機論,以及:


42. 全面品質管理最早是由那一位學者所發展出來的?


43. 針對新公共管理的主張,提出我們不應是「再造政府」,而應是「再發現政府」,並提出十個再發現政府的原則與十個再造政府原則相抗衡的學者是:


44. 「政府機關主動設法讓問題發生,製造輿論,並積極的予以處理。」此為政府機關對公共問題所持的何種態度?


45. 認為「假如事情會出錯,則一定會發生」,並藉此說明組織病象看似細微或不起眼之處,通常是問題的根源所在。這是何種定律的意旨?


46. 組織中容易形成「紅包」政治,污染政治風氣,主要是由於何種因素所引起的病象?


47. 下列對機關管理的定義與範圍之敘述,何者是不正確的?


48. 下列對於行政學發展之敘述,何者是正確的?


49. 下列對於「白京生定律」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


50. 下列那一位學者被公認為近代研究非正式組織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