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關匯票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2. 下列何者正確?


3. 將票據金額新台幣伍仟元塗改為伍萬元,謂之為:


4. 見票後定期付款之匯票,其承兌期限如無特約縮短或延長時,應自發票日起多久內為承兌之提示?


5. 執票人應如何證明其權利?


6. 有關複本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7. 參加人非受被參加人之委託,而為參加者,應於參加後幾日內,將參加事由,通知被參加人?


8. 甲為匯票之發票人,票面金額為新台幣一百萬元整,乙、丙、丁為該匯票之背書人,戊為丙之保證人,己為該匯票之執票人,則下列何者正確?


9. 依票據法規定,本票未記載到期日者,其效果為何?


10. 下列何者非票據法上之票據?


11. 發票人甲於匯票上記載受款人乙及禁止背書轉讓字樣,依票據法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2. 支票之利益償還請求權的時效期間,為發票日起:


13. 為行使或保全票據上權利,對於票據關係人應為之行為,應在票據上指定之處所為之,無指定之處所者,在其營業所為之,無營業所者,在其住所或居所為之。票據關係人之營業所、住所或居所不明時,因作成拒絕證書得請求下列何者調查其人之所在,若仍不明時,得在何處作成之?


14. 票據法第八條規定:「票據上雖有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之簽名不影響其他簽名之效力。」此為票據行為之:


15. 甲盜用乙之印章簽發支票予丙,丙背書轉讓予丁,若丁為善意之執票人,試問丁可向何人主張票據權利?


16. 甲簽發面額新台幣一萬元之本票與乙,若乙將金額變造為十萬元並將該本票背書轉讓與丙,請問丙得向票據債務人請求之金額,下列何者正確?


17. 下列何者為匯票獨有之票據行為?


18. 匯票執票人對承兌人之付款請求權,其時效期間為下列何者?


19. 依票據法規定,下列何種票據無保證之制度?


20. 支票之執票人對前手何種權利消滅時效為四個月﹖


21. 票據上之記載,除下列何者外,得由原記載人於交付前改寫之?


22. 有關承兌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23. 下列何者正確?


24. 有關票據掛失止付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25. 下列何者不正確?


26. 甲簽發匯票與乙,乙背書轉讓與丙,丙背書轉讓與丁,丁再背書轉讓與甲,戊為匯票承兌人,則甲對下列何者得行使追索權?


27. 見票後定期付款之匯票,應於何時提示?


28. 公示催告應向何地之法院為之?


29. 甲為匯票之發票人,乙、丙、丁為該匯票之背書人,庚、戊為丙之保證人,己為該匯票之執票人,則下列何者不正確?


30. 匯票之執票人,應於何時為付款之提示?


31. 匯票執票人應於拒絕證書作成後幾日內,對於背書人、發票人及其他匯票上債務人,將拒絕事由通知之?


32. 票據上權利之行使,不以原因關係存在為前提之性質,稱為:


33. 下列有關「支票」之敘述,何者錯誤?


34. 依票據法規定,支票執票人對於前手之追索權之時效期間,自作成拒絕證書日起算多久期間不行使,因時效而消滅?


35. 依票據法規定,下列何者不是支票付款人?


36. 依票據法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37. 參加承兌人非受被參加人之委託而為參加者,應於參加後多久期間,將參加事由通知被參加人?


38. 下列何者非票據法所稱之票據?


39. 以發票人、承兌人、背書人、付款人或其他票據債務人為背書人所為之背書,稱為:


40. 公庫支票之付款人為


41. 發票人得記載對於票據金額支付利息及其利率。利率未經載明時,其利率為何?


42. 支票乃


43. 下列何者有權記載禁止轉讓且能發生禁止轉讓之效力者為?


44. 下列何者正確?


45. 甲授予代理權給好友乙,請其代甲簽發票據壹紙,乙疏忽僅於發票人簽章欄位簽上自己(即乙)的姓名,則何人應負發票人責任?


46. 支票的背書人對前手的追索權,自為清償之日或被訴之日起算,多久不行使因時效而消滅:


47. 票據法第二十二條第四項規定之票據利益償還請求權,請求之對象為下列何者?


48. 執票人故意塗銷背書時,除被塗銷之背書人外,何人因而免責?


49. 有關票據上簽名之效力,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50. 甲簽發一匯票予乙,乙將該匯票記名背書轉讓給丙,丙又記名背書轉讓給丁,丁又記名背書轉讓給戊,其中丙於背書轉讓給丁時在該匯票上記載禁止背書轉讓,則戊行使追索權時,下列何者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