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方政府為達成施政願景,依組織及業務特性所定之執行目標屬於策略績效目標之那一面向?


2. 直轄市、縣(市)就其自治事項或依法律及上級法規之授權,制定之自治法規。自治法規經地方立法機關通過,並由各該行政機關公布者,稱此為:


3. 依地方制度法第58條之規定,直轄市區公所區長,由下列何者依法任用?


4. 有關地方區劃之陳述,下列何者為非?


5. 下列何者並未含括在地方自治權的範圍內? 


6. 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7. 下列關於「府際關係」性質的敘述,何者錯誤? 


8. 承上,並應由何機關代為發布?


9. 依憲法增修條文第九條第一項第一款之規定,省政府委員如何產生?


10. 下列關於地方自治監督之敘述,何者有誤?


11. 下列縣轄市當中,那一個縣轄市之人口在縣轄市中最多?


12. 依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467號解釋,有關台灣省制之地位,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3. 地方制度法規定,對於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議長、副議長,鄉(鎮、市)民代表會主席、副主席罷免,罷免案應有議員代表總額多少人以上之簽署,分別向行政院、內政部、縣政府提出?


14. 縣(市)政府辦理自治事項,如有違背法律或基於法律授權之法規者,地方制度法規定應如何處理?


15. 下列那一種公職人員是有可能以遴聘方式而不依選舉產生?


16. 樹林市與土城市如果發生事權爭議時,請問應如何解決?


17. 下列何種公職人員無須民選或經民意機關之同意?


18. 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何者為縣自治監督機關?


19. 我國社區發展協會的成立,必須符合下列那一部法律的規定? 


20. 在臺灣原住民各族群中,人口數最多的是那一個族群? 


21. 地方區域(或特定自治區域)劃分上可能產生之特別效果、作用,包括:a.支配性;b.排他性;c.固定性;d.地域性。


22. 下列關於山地鄉鄉長資格之敘述,何者為正確?


23. 依地方制度法規定,縣(市)議會議長罷免案應敘述理由,並有議員總額多少比例以上之簽署,備具正、副本提出?


24. 下列何者並非直轄市議會之職權?


25. 光復初期臺灣地方政府體系,不包括下列那一個行政區劃?


26. 關於直轄市之敘述,下列何者為非?


27. 關於中央與地方權限分配,我國憲法除有各項列舉規定外,並原則性地規定:事務有全國一致性質者屬於中央,有全省一致性質者屬於省;有一縣性質者屬於縣,此種分配方式即下述何種原則?


28. 下列對當前台灣省地位及性質之描述,何項不正確?


29. 廢止省長及省議員選舉之法源是:


30. 目前地方自治團體立法機關組織自治條例之基本規範為何?


31.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年度總預算之籌劃、編製,應依何機關所訂定之中央暨地方政府預算籌編原則辦理?


32. 請問依地方制度法,目前臺灣省政府主席由何人任命? 


33. 依地方制度法規定,下列何者不具公法人地位?a.省政府;b.直轄市;c.縣(市);d.鄉(鎮、市);e.區;f.村(里)。


34. 依現行地方制度法規定,下列何者並無享有不逮捕拘禁特權?


35. 地方自治的構成要素有那三項?


36. 依財政收支劃分法規定,下列何者非屬國稅?


37. 在下列何種情況,行政院不得停止直轄市市長之職務?


38. 依地方制度法規定,直轄市議員總額最多不得超過多少人?


39. 下列關於聯邦國和單一國地方政府自治權的敘述,何者錯誤?


40. 下列有關公民投票之敘述,何者正確?


41. 地方立法機關組織準則係依下列何法訂定?


42. 自治監督機關對財力較優之地方政府取得之金錢稱為:


43. 「地方制度法」第26條賦予地方自治團體有一定程度的行政罰的裁罰權,至於制定行政罰手段者,只限於那些自治團體?


44. 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具有同一黨籍者不得超過委員總額:


45. 依地方制度法第73條之規定,縣(市)、鄉(鎮、市)應致力於公共造產,其獎助及管理辦法,由下列何政府機關定之?


46. 依地方制度法之規定,省、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區及村(里)變更原有之名稱,其程序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47. 地方立法機關在會計年度開始後三個月內未完成總預算之審議時,地方行政機關得就總預算未審議完成部分,報請自治監督機關邀集有關機關協商於多久的期間內決定?


48. 地方政府規費,未經法律規定者,可否徵收?


49. 各上級政府為謀地方均衡發展,對於財力較差之地方政府應如何?


50. 縣(市)議會議長、副議長選出後,不依規定宣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