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立法院經總統宣告解散後,應於何時舉行立法委員選舉?


2. 下列何者非地方自治團體之立法機關?


3. 以下何者屬於憲法第15條工作權保障中有關職業自由之主觀條件的限制?


4. 憲法所保障人民之居住及遷徙之自由,不包括以下那一項內涵?


5. 下列何者不是監察院之職權?


6. 我國設立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即係為保障下列何種基本權利?


7. 關於提起訴願,下列何項不正確?


8. 下列有關秘密通訊自由之敘述,何者錯誤?


9. 有關立法院與考試院之關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0. 關於主權之歸屬,我國憲法採用何種學說?


11. 依憲法第152條之規定,人民具有何種條件,國家應予適當之工作機會?


12. 依憲法本文規定,各種選舉,除憲法別有規定外,其行使之方法不包括下列何者?


13. 憲法增修條文第9條第1項規定,省、縣地方制度應以法律定之,其所稱「法律」目前係指:


14. 下列關於新聞媒體採訪權範圍的敘述,何者正確?


15. 下列那一項要求非屬憲法之規定?


16. 人民創制權與複決權之行使,應:


17. 依憲法本文之規定,任何黨派及個人不得以下列何者為政爭之工具?


18. 下列何者不是憲法基本國策所保護之對象?


19. 選舉人主動亮票,違反:


20.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下列何者侵害人民之訴訟權?


21. 總統、副總統罷免案須由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總額超過多少比例投票始可?


22. 依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603號解釋,下列有關隱私權之敘述,何者為錯誤?


23. 依憲法地方自治之精神,縣政府之施政應向何機關負責?


24. 下列何者並非憲法第一百七十條所稱,經立法院通過,總統公布之法律?


25. 凡經監察院提出彈劾之案件,被彈劾之公務員應移送何機關懲戒?


26. 地方自治權不包括下列何者?


27. 依憲法增修條文第五條之規定,下列關於司法院之敘述,何者正確?


28. 有關正當法律程序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29. 人民因為犯罪嫌疑被逮捕拘禁時,依憲法第8條規定,本人或他人有權要求管轄法院於24小時內,通知逮捕機關將其移送法院,此為何種權利?


30. 依據憲法增修條文第2條以及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之相關規定,有關我國總統、副總統之選舉,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31. 關於學習權保障之效果,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32. 「宗教自由」之內涵不包含下列何事項?


33. 下列那一個憲法的章節規定與社會權有密切的關係?


34. 下列那一個憲法的章節規定與社會權有密切的關係?


35. 對於職業自由限制,經由憲法「比例原則」形成所謂「三階說理論」進行檢驗。例如,國家規定不得將菸酒販賣給未滿18歲之人,此乃何種限制? 


36. 下列那一機關有權提出憲法修正案?


37. 依憲法增修條文之規定,有關大陸地區與自由地區間人民權利義務關係之處理:


38. 對於下列何者,憲法增修條文規定應保障其政治參與?


39. 作為國家的主權者而參與國家事務的權利稱為:


40.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41. 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31條之規定,下列何者係鄉(鎮、市)長候選人年齡之下限?


42. 依我國憲法第111條規定,若中央與地方權限分配,遇有爭議時,由下列何者解決之?


43. 立法院委員會得邀請政府人員到會備詢,下列何者有到會備詢之義務?


44. 人民以公民投票方式,議決國家重要事項,依司法院釋字第645號解釋,其憲法上法源基礎為何?


45. 下列何者無向立法院提法律案之權?


46. 下列關於審計長之敘述,何者正確?


47.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關於罷免權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48. 透過司法院大法官的解釋,公務人員的基本權利亦受保障;下列各項說明中,何者並不正確?


49. 下列總統職權之行使,何者須經行政院院長副署?


50. 依憲法本文之規定,我國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此一規定在學說上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