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實施定樁法(Peg Adjustment)的目的為何?


2. 一般人的視力,可以分辨圖上距離大於0.1mm的兩點,若小於0.1mm,則不易分辨。在五千分之一的圖上,圖面上0.1mm相當於實地距離為:


3. 若經緯儀之視準軸未垂直於橫軸,可以使用下列何種方法檢測?


4. 水準點石樁頂之中心一般為:


5. 平板儀測量野外工作之第一步為整置平板,包含三項作業,下列何者不屬之?


6. 以下何種測距方式最精密?


7. 假設於一山坡地進行地形測量,其要求現地地物平面精度為10cm以內。已知地形圖上最細線條寬度為0.1mm,則此地形圖比例尺應為:


8. 在平坦地區用經緯儀作視距測量,望遠鏡視線水平讀得標尺夾距為1.12公尺,則儀器與標尺間之距離為:


9. 光矩(Optical Square)又稱為:


10. 面積水準測量所適用之處,下列何者不正確?


11. 我國一等水準點兩標石間之距離以:


12. 如果觀測三測回,則每一測回開始時,水平角度盤應分別對:


13. 使用水準儀測量高程差,稱為:


14. 用30公尺鋼卷尺測得二點之距離為210公尺,事後與標準尺比較,該尺長為30.01公尺,則此距離之真實長度為:


15. 一英哩約等於:


16. 下列對平面測量基本假設之描述,何者有誤?


17. 測量時因讀數或記簿錯誤而導致之誤差乃屬:


18. 已知某經緯儀之縱角度盤為全周式刻劃,若以之在正鏡時讀得天頂距為60°30 50,則其倒鏡時之天頂距讀數可能為?


19. 使用水準測量以直接法進行等高線測繪,倘欲測繪12公尺之等高線,當後視地面點位高度為11.000公尺,此時若後視標尺讀數為1.500公尺,則地面高度為12公尺之前視標尺讀數應為:


20. 國際橫麥卡脫(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tor, UTM)投影是由西經180度起算,每6度分為一個分帶(zone),台灣本島約介於東經120~122度,請選出台灣本島為UTM的第幾分帶?


21. 一支20公尺測尺量測距離,結果為200.50公尺,實際檢核此測尺尺長為19.99公尺,試求修正後距離為:


22. 以正倒鏡觀測法校正經緯儀之橫軸(水平軸),其目的為何?


23. 水準基面又稱為平均海水面,其高程為多少?


24. 用電子測距儀測距時,在其發射器與反射器之間,須:


25. 水準測量讀標尺讀數時,在具有三絲之望遠鏡中,用:


26. 就區域性的控制測量而言,下列何種導線測量,可獲得最可靠的控制測量成果?


27. 以下針對「經緯儀」用途之論述何者不適當?


28. 經緯儀觀測時,下列何項觀測動作可使觀測者能於望遠鏡內清晰見到十字絲?


29. 水準測量中之「定樁法」可用來校正以下何種誤差?


30. 下列對於等高線特性之描述,何者錯誤?


31. 複測經緯儀又名?


32. 以水準儀進行測量,後視某水準點得1.808公尺,前視另一水準點得1.201公尺,請問下述何者為正確?


33. 水準標尺前傾4°時之標尺讀數為3.821m,其相對於標尺垂直豎立時之讀數:


34. 如果AB方向線之方位角φAB=121°,則該線段之反方位角為多少?


35. 整置水準儀概略水平後,即可觀測標尺實施水準測量者為:


36. 標尺讀數由持尺者讀定之,稱為:


37. 將地表面上之地物與地貌,運用各種測量方法,依比例測繪於圖上之測量作業,稱為:


38. 將方向角S37°E換算為方位角時,其值為下列何者?


39. 水準測量閉合差之規範,應用於土木工程時,往返閉合差應小於±20 mm。其中K為:


40. 為減少因度盤分劃刻製不勻之誤差,通常於水平角觀測時:


41. 在平坦地量距時,卷尺未能平貼於地面或未保持水平,對量距總長所產生之總誤差為


42. 有關防止測量成果產生錯誤(mistakes)的方法,下列何者不正確?


43. 使用平板測繪地物位置時,若不便量測距離,則可用下列何種方法測定?


44. 緩傾斜地視距測量,下列何者對水平距離影響較大?


45. 水準測量時為避免視準軸不平行於水準軸的誤差常採用:


46. 平板儀測量中,在未知點對已知三點觀測,利用三方向之交會,以確定未知點在圖上之位置,此種方法稱為下列何者?


47. 短程光波(光電)測距儀測量範圍約為:


48. 已知實地距離為10公里,求在五萬分之一地圖上之距離為多少?


49. 下列何者不是經緯儀之主要用途?


50. 有關防止測量成果產生錯誤(mistakes)的方法,下列何者不正確?